每座城市都有一份自己的文学地图 | 4月全球文艺外刊封面
每个月
我们都会纵览全球文学期刊封面话题,
遴选有趣而广博的介绍给大家。
4月,每一座城市都拥有一份自己的文学地图。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孤星之州”得克萨斯
得克萨斯是美国最受争议的州。这里是“红脖”之州,但同时,这里的少数族裔如此之多,以至于少数族裔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主流声音。低税收让得克萨斯成为美国高科技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技术类的出口已经超过了加州,但这也带来了极大的收入差距。得克萨斯是孤星之州,以独立国家身份加入美国,至今还象征着美国保守的一面。在新作《上帝保佑得克萨斯》(GodSaveTexas)中,普利策奖得主劳伦斯·怀特深入挖掘得克萨斯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让读者通过了解得克萨斯来了解美国。
《纽约客》
专访李翊云
在最新一期《纽约客》上,美籍华裔作家李翊云发表了新作AFlawlessSilence。故事发生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后的加州。一对华人夫妻在年轻时从中国移民到美国,双胞胎女儿已经九岁,但在大选中,他们一人支持希拉里·克林顿,另一人投票给了特朗普。他们的选择是如此矛盾,正如他们的婚姻也充满了不和,而年幼的女儿已经学会在父亲和母亲面前扮演双重身份。李翊云说,她小说里的人物生活在一个盖着盖子的容器里。这个容器里的压力越来越大,随时都可能要爆炸。2016年的大选揭开了无数的盖子——它影响了美国和世界,也改变了亲人、朋友间的关系。李翊云把公共事件和一个家庭里最细微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她希望通过特殊的背景,来让笔下的人物有所改变。
《联合文学》
纽约文学地图
从最南边,科尔姆·托宾小说《布鲁克林》里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康尼岛,到最北边,爱伦·坡在布朗克斯区居住的小木屋,在纽约,处处都是文学作品与地景。第五大道上,蒂凡尼旗舰店的橱窗里还浮现霍莉身穿黑色连衣裙的细瘦倒影;昆斯大桥旁,盖茨比的超级跑车呼啸而过。本期《联合文学》概述出现纽约的各种文本,展开一段纽约文学之旅。正如作家胡晴舫所言,在纽约发生的文学,总是围绕人生的希望与失落。纽约有最强大的梦想,也有最巨大的失望。这里有个人奋斗的血泪,也有被现实辗过的悲剧。正因为如此,无数作家不断奔赴纽约、记录纽约,在这里上演的故事是残酷的故事,但也是一个个书写自由的故事。
《出版家周刊》
聚焦伦敦书展
4月10日至12日,伦敦书展在伦敦奥林匹亚展览中心举办。今年的伦敦书展重点关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通过一系列的研讨会、访谈和文化活动,让来自波罗的海三国的作家和出版社得到更多的注目。此外,在本届伦敦书展上,各大出版社和传播集团也讨论了数字化时代的出版业前景。来自实力传播集团的古德温认为,出版业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科技还没有发展到让人满意的地步,从业者也因此容易对数字化的未来失去信心。从长远来看,纸质书不会被电子书威胁到,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更倾向于去实体书店买书。此外,阿歇特出版公司的总裁大卫·谢利还谈到,出版社应该把未来的重点放在有声书市场上。
《卫报》
专访黛博拉·利维
2016年,英国女作家黛博拉·利维凭借小说《热牛奶》第二次入围布克奖,今年,她的回忆录《生活的成本》(TheCostofLiving)即将问世。《生活的成本》是黛博拉·利维回忆录《我所不知道的事》的续集,讲述了她在离婚后重建人生的经历。在《卫报》的专访中,她谈到,自己之所以打算在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时各写一部回忆录,是因为对于女性来说,这段时间基本是无人书写的。在她看来,女性把太多的时间投入了家庭中,这便是女性生活的成本,而离婚之于她,也不过是开启新生活的机会而已。她希望可以摆脱那些被男性定义的女性角色,让女性不再只跟牺牲、受苦和忍耐联系在一起。《生活的成本》不是一本跟离婚有关的书,它讲述的是追求自由——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追求自由都是一生的事业。
文学照亮生活
公号:iwenxuebao
网站:wxb.whb.cn
邮发:3-22
扫描左边可进入微店
文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