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实操建议,上出“有意思”的英语课!
本期明老师邀请到著名特教戈向红老师,来谈“老师自我得意,而家长并不买账”的现象。从戈老师的反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呢?请跟着戈老师,还原当时的情景吧!
戈戈话教学之一
丰厚教材,让我们说有意义的话
有一次家长开放日,我选择了上海版《牛津英语》2A Unit 7 Weather的Let’s talk,Let’s learn和Let’s play版块,当时满堂喝彩,自己也很满意,但后来一位熟识的家长朋友对那次的课毫不客气地评价:你的课也就是急着完成任务而已,赶着让学生挨个说说,这样的课没什么意思。
这让我不禁思考:
我们的课为什么“没意思”?——教学方式单一;过度关注语言形式、忽视语言内容。
我们的课堂缺了些什么?——缺少的是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吸纳和运用。
我们的课堂上学生在哪里?——课堂上忽视学生,没有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
当我们过于关注课堂的短时目标时,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很多东西。①没有把知识前后关联起来,只是就本课的知识在交流。②受学生的语言知识的限制,课堂交流无法完全体现学生的感受和已有经验。
那么如何创建有意思的课堂呢?
也许先记住一句话就好:丰厚教材——让我们说有意义的话。
1. 同一话题语料的梯度整合。
同一话题语料:比如教材上关于说“谈论人”的话题会在不同年级都出现。学一个新知,它一定会在头脑中寻找它的原有知识点,加以同化,产生作用。例如:《牛津小学英语》这套教材中关于“谈论人”的主题;
第一轮:3AUnit 11 A boy and a girl: 主要围绕人物和表示状态的单词,学习“自我介绍”这一功能项目。如下表:
My name is …. I’m …(国籍). I’m from …. I’m …(年龄). I’m …(身材). My hair is …(长/短).
第二轮: 5B Unit 9 The English Club:能够综合运用3AUnit 11和本课学到的语言介绍自己或他人的一些基本情况;能做到基本会用所学语言询问一些陌生人的情况,并且会回答别人对自己情况的询问。
如下表:
第三轮: 6B Unit 7 A letter to a pen friend:能正确地理解、掌握对话内容,能运用本课所学语言进行“询问他人情况”、“与人通信,可以告诉对方哪些信息?”的语言交际。
如下表:
到了此处,语言的交流就更进一步了。
从第一轮的学会自我介绍,到第二轮的了解对方信息,再到第三轮时,学生要学会了解第三方的信息,涉及到的语言更为复杂,教学时就要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
循环研究同一语言对象不是单纯的反复,它应当一次比一次更详尽、更广泛、更深入,不断增加新的知识素材,使圆环不断扩大或者形成螺旋型上升运动,使学生对该话题的教育印象更加深刻。
2.教材话语空隙的意义补白。
教材中的语义场脱节现象主要表现在:①语篇比较琐碎,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②人为地减省了一些分支语料;③教材语言文本与生活明显脱节。因此,老师要对教材的空隙点进行填补,从而为学生的上下语言联系提供凭借。
方法:
⑴ 提供表达的潜在话题,建构话语表达的顺序。如《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3 Hobbies 的Part A, 我是这样逐步引发学生思考的:
①问题引领,读题质疑。
②初读课文,回问答疑。
③细读课文,自主探究。
学生围绕这两个疑问词来提出问题,在文本中查找信息,交流讨论。
(2)开启润滑交际的话轮,弥补教材语料的不足。老师针对文章省略的语料进行补充,补充的语料作为语言交流的添加剂,使课文中的对话交流才更贴近学生平时的真实交际。
(3)填补生活语料,和学生进行有深度的交流。
学生作品:
例2:3A Unit11 A boy and a girl,学了高矮胖瘦后的语篇阅读运用(请老师们一起做题。)
3. 单句学习材料的结构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