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第六集:我就是一个农民(2)
2015年2月13日上午,习近平在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调研时同村民边走边聊。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他熟悉梁家河的饭菜。那天中午吃饭,他和彭丽媛与石春阳、吕侯生、张卫庞、梁玉明、王宪平等几人坐一桌,吃的都是当地的“土菜”。他给彭丽媛介绍桌上每道菜叫什么,用什么做的,怎么做的,有什么特色。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来到陕西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考察调研,向革命老区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祝贺新春。
插队期间,乡亲们来串门,坐在炕上,他不介意他们身上带的土是否会弄脏被褥与枕头,更不担心有人带来跳蚤、虱子。石春阳说:“像我们农村人一样,他已经对虱子的毒素产生了抵抗力,就算被虱子咬了,红肿也没那么严重了。”
习近平住过的土窑洞。人民日报记者 赵鹏飞摄
掏地、挑粪、耕种、锄地、收割、担粮,别人怎么做,习近平就跟着学。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向村里人请教,渐渐地所有农活都熟悉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
习近平说:“刚开始干活时,我挣6个工分,没有妇女高。两年后,我就拿到壮劳力的10个工分。”春天给地里送粪,一担有七八十斤,他一口气能挑到几里外的山上;夏天担麦子,两大捆100多斤,10里山路也能一口气走完。
梁家河村民正在知青淤地坝田间劳作。人民日报记者 赵鹏飞摄
从张青远家搬出来后,习近平住进吕侯生家的一孔窑洞里。这时,村里开始为知青建新窑。六孔窑洞,耗时40天,习近平负责担水、和泥、抹墙。窑洞建好后,习近平住在左边第四孔,这个地方现在被称作知青院。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来到陕西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考察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