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最佳美剧,惊悚悬疑大尺度,一集入坑欲罢不能丨毒药头条
如果今年夏天只推荐一部剧,那一定非它莫属。
《利器》
Sharp Objects
《利器》的出品公司是HBO。
这家美国顶级电视台有着悠久的历史,老派、传统、精致是它的代名词。
在信息流的互联网浪潮中,HBO非但没有被拉下马,《西部世界》、《权力的游戏》等现象级电视剧反而巩固了它美剧一哥的地位。
追剧年头较长的毒粉都知道,HBO的金字招牌,其实并非科幻、史诗题材,这家电视台最拿手的,还是犯罪悬疑片。
而今天的主题:《利器》,刚好是部血统纯正的悬疑犯罪片。
剧名《利器》,英文原名《Sharp Objects》。
相比较而言,中译留给人的遐想要窄一些,锋利的武器自带打斗痕迹;而原名“锋利的物体”们读下来感受宽泛些,毕竟物体可以是有形的钝器,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攻击。
故事单线展开,由女主角串联讲述。
女主卡米尔看着相貌平平,毛病不少。简短几句对话,得知她刚刚“痊愈”,患的病,是精神上的一种不常见怪疾。
尽管出院了,但临床表现依旧不乐观,喜欢用钝器在表面光滑的地方留下划痕,神经常有刺痛感,间歇性出现青春期幻觉,偶尔手脚抖动,失眠盗梦……
她时不时地用尖锐的针在自己的身体上“书写作画”——
总之,就类似美国人常见的那种“高级烦恼”。
作为观众,都知道“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的道理。但无奈女主久居大城市,孤身一人,作为新闻记者没着没落、没心没肺地过,早已看明白死亦何苦的道理。
于是,在前两集中,我们看到,但凡女主的独角戏,她总在抱着伏特加狂饮,出门前来一杯、开车时将酒倒在矿泉水瓶里躲酒驾、每天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把自己泡进浴缸里把自己喝得不省人事。
次日,如此往复。
单身、病态、酒精等元素的加入,增添了这部剧的“颓废质感”。这么说吧,前半个小时,我们不难想起《逃离赌城》里那个把自己喝死的编剧。
表面端庄优雅,暗地里糜烂颓废。
一切都朝着死亡、毁灭的方向向前推进。
立人物到此,接下来展开事件。
密苏里州有个小镇子,名叫风口镇,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当地人靠畜牧业过活,一部分人靠屠宰先富了起来。
也许是当地人对血的气味不再敏感,风口镇连续两年接连发生女童被J杀事件,死相不忍直视,凶手手段毒辣残忍,警方展开调查,社会各界也开始为死者祈祷,对凶手讨伐。
卡米尔作为新闻记者,被领导派到风口镇一线去参与调查,并撰写报告。
领导选卡米尔的理由很充分:因为风口镇是你的家乡。
卡米尔拒绝的借口也能理解:爸妈离婚后,老妈跟继父生活在风口镇,我不愿再次面对家庭破裂的创伤。
领导接下来的反驳理由相当咪蒙——
去他的事实真相,能引起情绪共振的就是好文章。
卡米尔拗不过,只能丧着脸前去。
开着随时可能抛锚的掉漆轿车,一路听着碎屏手机里的音乐,醉醉醺醺地丧到了风口镇。
说到这儿,熟悉犯罪片的朋友,已经能识别出《利器》其实有着“穷山恶水出刁民”的宏观故事框架。
比如《三块广告牌》那条废弃的公路和靠自己方式解决问题的女主;
比如《赴汤蹈火》里德州一望无际的沙漠风情和两位主人公彪悍的犯罪手法;
还有,FOX金牌电视剧《冰血暴》里,皑皑白雪下埋葬着触目惊心的犯罪。
这类题材用一个犯罪事件当做切口,然后从分析中剖析“犯罪为何发生”,从而表达“社会杀人”的主题,控诉社会进步对人的伤害。
那么《利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