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世人谤我太风流,我叹世人情不深(3)
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景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须满把金尊倒;
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春夏秋冬燃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芳草;
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丢了功名,没了爱人。这一次,恢复单身的唐寅彻底地自由了。
可同时,他的心也彻底地孤独了。
从扬州到杭州,从西湖到芜湖,从庐山到黄山......他四处流浪,流连风月,穷得叮当响的时候就用诗画换酒钱。
那时的他肯定在想,自己真得是白虎转世,注定天煞孤星一生。
“百忍歌,百忍歌,人生不忍将奈何?我今与汝歌百忍,汝当拍手笑呵呵!朝也忍,暮也忍;耻也忍,辱也忍;苦也忍,痛也忍;饥也忍,寒也忍;欺也忍,怒也忍;是也忍,非也忍......”
那些年,很多人都看过一个在酒肆歌坊唱着这首《百忍歌》的落魄书生。
倘若深情总被负,余生尽予孤独又何妨?
他哪是真得喜欢孤独啊,只是不愿再一次被辜负罢了。
直到那一天他重归故里,在青楼买醉时邂逅一位名叫沈九娘的女子。
她崇拜他的才华,也怜惜这个一直被辜负的生命,只不过见惯了红尘客的逢场作戏,再加上风尘女子的卑微身份,她根本不敢向唐寅表达心中的爱意。
每当唐寅来找她,她只有默默地献上自己的满腔温柔:
唐寅喜欢作画,她便精心收拾了自己的妆阁,为唐寅腾出一片绘画的空间。
唐寅创作的时候,她就静静地站在一旁,为他洗砚、调色、铺纸。
两人很少用言语交流,可彼此间的默契早已经化作一股股浓情蜜意。
终于,唐寅那颗冰冷的心再次被点燃。
他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甚至不惜和自己唯一的胞弟唐申反目,执意要迎娶沈九娘为妻。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既然这个世俗的世界容不下唐寅,他便带着沈九娘远离这红尘俗世的是是非非。
那一年,唐寅36岁,沈九娘31岁。
他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她赎身后建了这座桃花庵。
她也为了他甘愿过清苦的生活,不辞辛劳地操持起所有的柴米油盐。
两个深情的人都曾被这个世界辜负,但是被辜负之后他们依然选择了深情前行。
为自己所爱付出所有而不后悔。
500年来,这样的情感即便算不上珍品,可在这个浮躁的世界总称得上“稀缺”二字,至如今更是面目全非真容不在。
请相信,这世上有人待你不好,就会有人待你好。有辜负你的人,就会有怜惜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