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谭|指间猫
这是篇小说,如果你相信的话。
一
屋子里的主人,很少摸猫。
似乎他也很少见到猫。他不是没有想过养一只猫。这种念头在最近的三年中,最起码出现过那么几次。他还记得当初,家里并没有养宠物这一说,母亲曾经信誓旦旦讲,“你的蚕都死了,怎么可能养的好猫?况且它们乱摸乱咬,万一咬你一口,你还得打疫苗……”
“好了我不养了不就行了嘛”,他天生不善于和人争辩,讲道理,摆事实论据——他还没有阅历到足够丰富。甚至连自己都没法说服。
那是下雨的一个晚秋,在他租住的房子附近,出现了一只狗。这只狗有条腿似乎不太灵便,可还是跟着他爬上了四楼。他不怕猫,但是很害怕狗,他能看到狗的鼻子呼哧呼哧喘着粗气。“这不是一条正常的狗”,他和舍友说,“赶紧把门关上吧,万一进来,我们怎么把它弄出去?“
舍友并没有理会他说的话,而是从厨房中,拿出了一些剩下的蔬果,摆在了门口。“老家人都说,走到门口的猫狗,不能把人家轰走,会去财的”,他一边说一边往狗面前拾掇吃的,“你看,它也没那么凶。”
“反正我是没养过,多多少少还是忌惮一些,这又不是已经免疫过的,你多少还是小心点……”,他补充道。“好我知道了“,舍友没再说什么。
二
有时候,他觉得自己挺像一只猫。
你看猫很安静,不喜欢吵吵闹闹的环境,在一个地方待一会儿,就会跑到别的地方去。你得有百分百的吸引力,它才能安睡在你周遭一晚。难能可贵。可它终究还是会想寻找点新鲜的纺织球,在地上滚来滚去。于人类看来,那纺织球只是个玩物,可于猫们开来,是开心和快乐。是永远不会等待它们的物体,是一碰就会离开的所在。
猫也会静静坐在窗台。哦,是趴在窗台。这个城市的日出和日落,似乎并不是关键所在。它们也并不在意,对面的窗台上有没有一只猫也趴着望向窗外。似乎寂寞就是天生的。得了便宜卖乖总是为了讨人欢喜的假象,别人善意的手,你总没必要躲开吧。
也会歇斯底里。出去,保持应有的样子,你看,猫和大多数人一样,端庄,不温不火,保持距离,若即若离。可回到家,大半夜,也会吵吵闹闹。尤其是无法平息的春意在它心头萌动的时候,人与动物的区隔被敲得粉碎,达尔文手中的《物种起源》,缩成了一页纸上的三个字。
他看着猫的时候,猫偶尔也会看着他,他说自己的左眼是重瞳,猫把头扭开了。他并没有什么特殊,猫也并没有泄露出什么不得了的秘密。
三
他总喜欢写猫,他总以为自己理解猫。
可那些所有写猫的文字,他都不敢给世人看。因为毕竟这是一个从没有养过猫的人写的,说服力太弱了,他似乎都没法说服自己。别不信,他给我看了自己大一写的一首晦涩的诗。
《猫》
在清晨去教室的路上我碰到了两只猫/他们一前一后,后一只越走越慢/前一只停下来,转头看见了在那里逗留的她/谁知,从墙角霸道地走出来了一条英俊而潇洒的狗
(现在看这句觉得很可笑,“英俊潇洒的狗”)
于是前一只猫把头扭了过去/默默地走了,那只越走越慢的猫目送着他的背影走远
然后扭过头/默默跟着狗走了
于是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了那两只猫的故事/草坪上没有了他们打闹的响动/悠闲的午后/也不会有他们阳光下/一前一后被树叶斑驳的身影
多少年后/当然也没有多少年后/以月为单位的计算如此漫长而短暂/狗趾高气昂地走了/留下了角落里哭泣的她
屋外的风很大遮不住这漫天的雪花/无助弥漫/已没有了哭声和呻吟/呆呆地,后一只猫望着/从眼前慢慢飘过/一个孤独地背影
他踩破了雪的足迹/她把头扭过去/他过来蹭了蹭她的背脊/她低下了头/他举起了爪子
于是/雪地上多了一行梅花洒向屋外/他们一前一后,后一只越走越慢/前一只停下来,转头看见了在那里逗留的她
于2011.12.21凌晨1:14
在宿舍楼中央的花园中,他决定和另一个人聊聊。“你看了我写的那个猫了吗?”“哦,看过了。”“如何?”“不太理解你写的东西,我觉得你有点矫情了。”“确实,你怎么打算将来的?”“回去吧。”“那你的意思就是。”“嗯。”“好,没事。”
第一次把写猫的东西拿给人看,就吃了闭门羹,真差劲。他回去把qq空间设成了私密的存在。也是从那年开始,他主力转战百度空间。没错,当初的百度空间。他在那里叱咤风云,结交了一干基昂文字的朋友。直到那天,老豆的儿子降生了,他问老豆,当年写空间,你还上初中呢,你这孩子都有了。“叫啥名字?”老豆说,“猫爷。”
“猫爷?”
四
他究竟摸过没摸过猫?
摸过。
猫的毛很顺滑。脊梁骨有一个凸起部位。你摸上去,似乎还有些皮肉和软骨。你闭着眼,它所有的毛发似乎如同导体一般把你牵引向它的软肋。他摸它的头,这是个不大的脑壳。它聪明吗。你摸它,可它并不看你。它偶尔会撑开你的手,但又享受似得眯缝了眼睛。他感受到了猫急促的呼吸,他的动作有些僵硬。
摸猫的人,也是撸猫的人。可他不同意。摸是偶发行为,可撸,是习惯性行为。不可同日而语。他坚持他是一个摸过猫的人。上海的基友总说自己的两只猫吃不饱肚子,猫粮价格与日俱增,他很想说,“那你给我一只呗。”可这猫的爹,应该也不会答应。
这一幕像极了你的爸爸妈妈,埋怨你不争气吧,也不会把你抛弃不管。毕竟是成天摸出来的。那时候家里为了让他有一个好的后脑勺形状,甚至还特意研究过枕头的材质,睡觉的姿势,位置。他老妈有时会看着他的后脑勺说,“儿子啊,确实当初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看不到他的后脑啥,有些尴尬。
此时此刻,他并不想向猫展示太多的爱意。毕竟,第一次见面,他也不熟悉猫的脾气,乱摸一通,猫咬一口,得不偿失。于是乎,猫开始游走,它们无心于人类喜爱的活动,只是走来走去。你可以在黑夜里听到它们的动静,昼伏夜出。
那些能和猫交流的人,他总是非常佩服。
懂猫,理解猫。中国自古就有养猫的历史,却没有一部纪录片回顾中国人与猫的纠葛历程。还记得上大学时,修过一门课,叫法国史,老师圈定必读书,第一本就是《屠猫记》。猫对欧洲人的象征意味原来这么深刻。
昨夜星辰昨夜风,他突然梦到了大学时候这堂课的情形,打开当当,却突然发现,这本从猫管窥历史的书,已经缺货很久了。
猫的性格会影响人,还是人的性格会影响猫。他所遇到过的,所有与猫为伴的朋友,不超过四个。男男女女,春夏秋冬,就像是猫,性格的四季。那些和狗做伙伴的朋友,他是很少见到的,遍寻交际圈子,几乎没有。他不禁奇怪,为什么我总是遇到爱猫的人呢?
此时此刻,他放下了手中的笔。一只猫正向他走来。他弯下腰,把它抱了起来。指间充满了猫的绒毛,他倒不再尴尬,这片安静,二者都很习惯。
希望开心常伴养猫的各位。
LIGHTEN | 来谭
用故事照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