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像村上春树一样能写,首先你得学学“钱德勒方法”(2)
而村上所言的 “钱德勒的方法” 中,有一点是侦探小说所共通的叙事模式,即 “设谜--解谜” 的模式。一般来说,侦探小说在开始总会设置一个谜面,或者是凶杀案,或者是失踪案,或者是盗窃案等,之后才展开相应的情节,而整个小说实际上就是主人公寻找这个谜面的谜底的过程。在这方面典型的如《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故事结构,我国传统的公案小说如《包公案》,《施公案》,《狄公案》中有不少篇章也采取了这样的叙事模式。这也是侦探小说长盛不衰的秘诀之一。这种叙事模式可以极大的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同时也使小说自身拥有强劲的叙事的动力,再加上又有犯罪这样的为寻常生活所不容的行为为小说的背景,更能激发读者的探索欲。
不能不说,这也是村上小说畅销的秘诀之一,因为,村上不仅仅在《寻羊冒险记》中使用了这种侦探小说的叙事模式,在别的不少作品中也一样使用了这种叙事模式,如《舞舞舞》中人物的设置,甚至某些情节,都和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有异曲同工之妙。小说里同样有一桩杀人案,单身男主人公“我”同样被警察拷问并饱受折磨,而且,同样保持冷静和幽默,同样为了保护朋友而不对警察说真话。
不同之处,在于《舞舞舞》中主人公和漂亮女人上了床,而在《漫长的告别》中主人公飞利浦.马洛(Philip Marlowe),即“我(注意,小说的叙述人也是‘我’!)”没和人上床而已。事实上,始终单身的钻石王老五马洛从不在任何一本小说里和唾手可得的美女上床。
这或许是一种补偿心理在起作用。因为村上自称除老婆外从未和别的女人上过床,而钱德勒的情感生活则要浪漫得多,所以,在村上让自己的男主人公在小说里拼命和美女上床的时候,而钱德勒则在小说里让自己的男主人公在美女面前坐怀不乱,守身如玉。对于这两种不同的选择,我们很难说,到底哪种方式更加难能可贵,也很难说,到底是哪个人的做派更吸引读者。
当然,村上在《寻羊冒险记》中采用这样的叙事模式,不仅仅是因为这种叙事模式更容易吸引读者,或者增强了小说叙述的吸引力,而是因为“钱德勒的方法”中还有别的吸引他的东西存在,这就是他所说的,当小说主人公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事物的谜底时,那个他苦苦追寻的东西,“它已经要么毁掉,要么永远失去了。”
《长眠不醒》中,主人公马洛终于弄清了诈骗案的谜底时,只好把此案的始作俑者,漂亮而妖艳的女人维维安放掉,而在回家的路上独自钻进酒吧喝杯双份的苏格兰威士忌了事。尽管在据此改编的电影中由亨弗莱.鲍嘉(Humphrey Bogart)主演的马洛和劳润.芭考尔(Lauren Bacall)主演的维维安眉目传情,还擦出了火花也没用。
同样,在《漫长的告别》的结尾,当马洛知道自己真心救助的朋友特里.莱诺克斯原来欺骗了自己的时候,虽然心中感到无限的怅惘,还是多少有点伤心的告别了这位昔日曾一起在酒吧里喝螺丝起子的朋友。而1973年由罗伯特.奥特曼(Robert Altman)导演的同名电影则干脆让知道真相的马洛怒气冲冲的闯到莱若克斯藏身的墨西哥边境城市蒂华纳,一枪结果了这个利用朋友的真挚友谊而欺骗朋友的卑劣的家伙,来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告别。说真的,这部电影基本上乏善可陈,由埃利奥特.古尔德(Elliott Gould)扮演的马洛像个神汉一样从头到尾嘴里一直念念叨叨,还为了摆酷一个劲地抽烟,女主人公徐娘半老,无论是脸蛋还是身材,除了让人感到岁月无情之外,几乎不可能让观众的肾上腺素有何变化,只有这个令人震惊的结尾,倒是有点出人意表。
埃利奥特.古尔德(Elliott Gould)扮演的马洛实在让人喜欢不来
不过,从村上所描述的钱德勒方法来看,这倒是非常精彩的一笔。因此看来,村上在《舞舞舞》中让主人公的朋友五反田在莫名其妙的杀死妓女后开车冲向大海自我了断,在《寻羊冒险记》中让驱使他展开了这场寻羊冒险的失踪的神秘朋友“鼠”自我爆炸,也就符合逻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