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食肉者不鄙”——美食大V的自我修养|内有福利
文学探照灯 | 今日热点
“伪装者”纳博科夫的文学课| 首部图像小说入围布克奖长名单 | 毛尖谈新书《一寸灰》 | 2018年美国印刷大奖揭晓 | ......
自古江南出美食大V,能喝出泡茶用水产地、为了自制奶油养了头奶牛的张岱,写出御膳房招聘考试指定教材《随园食单》的袁枚,两位的文笔皆雅致,引无数少女大呼:想嫁!在大约一百年以后,江南地区又走出了个美食大V,写了一篇文章,承包我们初中语文课最好吃的回忆——《端午的鸭蛋》。
就是他,汪曾祺。比起古代雅兴大发的江南吃货们,我更爱这位文艺圈的泥石流:
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
▲汪老的画
汪老写吃,也是如此。平淡似水几句,有时突然冒出的一句话,像突然灌进的冰可乐,让人爽快舒坦得很!
除了咸鸭蛋,
我还想安利这些土特产给你们!
提起汪曾祺,小编的朋友们就喊着:咸鸭蛋!咸鸭蛋!
呵,我们汪老只会安利高邮咸鸭蛋吗?
当时,汪老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只出鸭蛋似的!”不过,汪老还有点小傲娇,想来也心中窃喜,“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过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有多少朋友和我一样,跟着汪老“筷子头一扎进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和汪老一起生活的人,一定很开心吧。吃完咸鸭蛋,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萤火虫来,装进蛋壳,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便成了荧光闪灯。
在城郊田埂旁散步的那个夜晚,汪老站了许久,突然抬头:“今晚的月亮真好!”不知道那时的他,有没有想起故乡的孩童们提着的一盏盏鸭蛋小灯呢,也是一样的明亮清透。
作为一个圈粉无数的美食大V,汪老走南闯北,致力于发现当地最新鲜的食材,以及靠着一双慧眼寻觅冷门土特产,让你有一种发掘宝藏的神秘喜悦。
江南水产丰富,汪老给你安利了故乡高邮的水产:
虎头鲨、昂嗤鱼、馋螯、鳊鱼、白鱼、鳜鱼(不辨鱼类的小编带着粉丝滤镜:反正选高邮的鱼就对了)
1940年代,汪曾祺毕业后在昆明当老师。生活拮据也不能丢掉寻觅土特产的乐趣呀。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那是一段非常穷,非常快乐的穷日子。
至此,他到处打卡种草昆明土特产:
干巴菌、牛肝菌、青头菌:都好吃。
昆明吉庆祥火腿月饼:天下第一。
破酥包子:糖馅肉馅皆有,吃是很好吃的,就是太“油”了。
玉麦粑粑:玉麦粑粑微有咸味,有新玉麦的清香。
宝珠梨:皮色深绿,肉细嫩无渣,味甜而多汁,是梨中的上品。一次吃下十只梨不算一回事。(您不仅是带货王,还是大胃王)
宜良石榴:很大,个个开裂,颗粒甚大,色如红宝石。
昆明桃:一掰两半,紫核黄肉,香甜满口,至今难忘。
……
您别说了,我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