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水画教学的思考:不仅是“技”,更该廓清文化身份(2)
2018-07-27 07:01:37栏目:教学
《千山雪霁》,郑文
2.状物方式
从顾恺之的“传神写造”和“迁想妙得”、荆浩的“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到苏轼诗中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形似”从来都不是中国画家所追求的,这与中国画重视“神遇而迹化”的意象有关。山水画不画直接的视觉所见,而是通过对物象的提炼和概括,进而经过整合来表现物象的精神气质及变化、运动的神情气势。
山水画状物除了具有概括、提炼的特点外,还具有重视“物象之源”的特点,也就是重视表现物象的本质特征及其恒常的状态。比如画树,山水画家会把树叶概括成介字点、胡椒点等造型,然后通过排列方式画出来,而且不管远近皆可使用这种方法,使人一看便能辨识出树木来。这种画法对于西方画家是无法理解的。同时,画面中“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比例关系也体现了自然恒常原则。
山水画表现的物象不少具有比拟的特征,随着时代和画家内心感受的变迁,这些形象会被进一步的主观化和抽象化,也就蕴含了越来越多的象征性文化符号和视觉隐喻。
山水画讲求骨法用笔,用线造型。由于山水画中的线条具有概括、抽象的视觉意味,并具有连贯、流畅的特性,能迅速灵活地捕捉一切物体的形象,因而用线条来刻画物体形象最为明确和概括。以线状物是山水画的本质特征。线条在空间指向上所具有不确定性,给画家创作融入更多的主观因素、乃至情绪表达提供了依托。画中那些墨色变化、起伏回旋的线条,能结构出延绵伸展的多维空间,经过画家匠心独运的虚实处理,了无痕迹地将物象的气质呈现出来,它所暗示的空间复杂性更易于时空的转换;同时线条自身形态讲求气敛内充、圆润厚重,线条的波动穿插与呼应交替,呈现出一种气的流动和势的表现,其本身亦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山水画中线条的这一特征又与书法对其渗透有关,其中不乏文字对绘画本体的影响,作为以视觉图像为特征的山水画毕竟以探求自身表现语言的丰富性为目的,而书法性的线条无疑为这种探求提供了表现的载体。《江南清胜》 郑文
3.学习方式
实践是获得认知最重要的方法。山水画学习中的临摹、写生和创作并不是递进或分离,而是互为贯通的关系。
作为一种对“道”的体悟,历代文人画家均把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自觉地运用到画面的处理上,形成了画法和画理。在古人经验式的画论中,我们可以读到,诸如阴阳、黑白、大小、方圆、虚实、奇正、动静、苍润等相依相生的对立关系;及在计白当黑、以静制动、方中求圆等矛盾中求得和谐共存的思维方式和作画法则;还有“游观”、“以大观小”、“三远法”等观察自然和表现自然的独特方式。要真正理解这些绘画之理,临摹是最为直接的方法,它是学生理解经典作品、掌握格法语言和意境创造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传统语境,通过对“技”的学习来体悟其中的“道”。当然在教学中也需时刻提醒学生临摹不是依葫芦画瓢,重在理解格法,而不是描摹形象。在临摹的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多到自然中去感受和体悟生活,以丰富和拓展视野,进而表达出符合自我心性的作品。
华东师大山水画教学现场
三、山水画教学的意义
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文化的本质是“人化”,而教学的本质则是“化人”,中国教育传统一开始就是从人的生命存在角度切入的,因为它认同人为天地万物之主宰,这正与山水画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相合一。
山水画的价值与其教学的意义应该是一体的,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体现山水画价值的某种特性(包括其形而上的哲学追求,审美境界及其形而下的材质、图式、技法等),值得我们教和学。因此,在多元化文化的时代,进行山水画教学的重要意义在于确立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使他们有选择地接受外来文化,培养正确看待中国文化的眼光和对中华文明价值创新的认识,提高学生爱护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识,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蕴含在山水画作品和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造型理念及其价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培育时代精神。
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艺术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对抗这种文化的干旱,而这一任务又基本上依赖于在艺术殿堂本身引导创作的那种精神。但是对其他知识领域带给艺术指导的那些材料也要进行同样的理性思考。”也就是说艺术教育并不是对技术的简单教学,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艺术背后的文化。因此,山水画教学的意义也就植根于对山水画内在文化身份的关注和引导,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对山水画中“技”的传授。通过教育使学生接触、了解并认识山水画,理解其人文本质内核,同时,让学生置身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中加深对山水画的认识,进而帮助学生体认中国传统文化。
(本文原标题为《山水画教学与文化身份认同》,刊发有删节)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37632-1.html
2.状物方式
从顾恺之的“传神写造”和“迁想妙得”、荆浩的“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到苏轼诗中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形似”从来都不是中国画家所追求的,这与中国画重视“神遇而迹化”的意象有关。山水画不画直接的视觉所见,而是通过对物象的提炼和概括,进而经过整合来表现物象的精神气质及变化、运动的神情气势。
山水画状物除了具有概括、提炼的特点外,还具有重视“物象之源”的特点,也就是重视表现物象的本质特征及其恒常的状态。比如画树,山水画家会把树叶概括成介字点、胡椒点等造型,然后通过排列方式画出来,而且不管远近皆可使用这种方法,使人一看便能辨识出树木来。这种画法对于西方画家是无法理解的。同时,画面中“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比例关系也体现了自然恒常原则。
山水画表现的物象不少具有比拟的特征,随着时代和画家内心感受的变迁,这些形象会被进一步的主观化和抽象化,也就蕴含了越来越多的象征性文化符号和视觉隐喻。
山水画讲求骨法用笔,用线造型。由于山水画中的线条具有概括、抽象的视觉意味,并具有连贯、流畅的特性,能迅速灵活地捕捉一切物体的形象,因而用线条来刻画物体形象最为明确和概括。以线状物是山水画的本质特征。线条在空间指向上所具有不确定性,给画家创作融入更多的主观因素、乃至情绪表达提供了依托。画中那些墨色变化、起伏回旋的线条,能结构出延绵伸展的多维空间,经过画家匠心独运的虚实处理,了无痕迹地将物象的气质呈现出来,它所暗示的空间复杂性更易于时空的转换;同时线条自身形态讲求气敛内充、圆润厚重,线条的波动穿插与呼应交替,呈现出一种气的流动和势的表现,其本身亦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山水画中线条的这一特征又与书法对其渗透有关,其中不乏文字对绘画本体的影响,作为以视觉图像为特征的山水画毕竟以探求自身表现语言的丰富性为目的,而书法性的线条无疑为这种探求提供了表现的载体。《江南清胜》 郑文
3.学习方式
实践是获得认知最重要的方法。山水画学习中的临摹、写生和创作并不是递进或分离,而是互为贯通的关系。
作为一种对“道”的体悟,历代文人画家均把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自觉地运用到画面的处理上,形成了画法和画理。在古人经验式的画论中,我们可以读到,诸如阴阳、黑白、大小、方圆、虚实、奇正、动静、苍润等相依相生的对立关系;及在计白当黑、以静制动、方中求圆等矛盾中求得和谐共存的思维方式和作画法则;还有“游观”、“以大观小”、“三远法”等观察自然和表现自然的独特方式。要真正理解这些绘画之理,临摹是最为直接的方法,它是学生理解经典作品、掌握格法语言和意境创造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传统语境,通过对“技”的学习来体悟其中的“道”。当然在教学中也需时刻提醒学生临摹不是依葫芦画瓢,重在理解格法,而不是描摹形象。在临摹的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多到自然中去感受和体悟生活,以丰富和拓展视野,进而表达出符合自我心性的作品。
华东师大山水画教学现场
三、山水画教学的意义
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文化的本质是“人化”,而教学的本质则是“化人”,中国教育传统一开始就是从人的生命存在角度切入的,因为它认同人为天地万物之主宰,这正与山水画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相合一。
山水画的价值与其教学的意义应该是一体的,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体现山水画价值的某种特性(包括其形而上的哲学追求,审美境界及其形而下的材质、图式、技法等),值得我们教和学。因此,在多元化文化的时代,进行山水画教学的重要意义在于确立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使他们有选择地接受外来文化,培养正确看待中国文化的眼光和对中华文明价值创新的认识,提高学生爱护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识,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蕴含在山水画作品和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造型理念及其价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培育时代精神。
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艺术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对抗这种文化的干旱,而这一任务又基本上依赖于在艺术殿堂本身引导创作的那种精神。但是对其他知识领域带给艺术指导的那些材料也要进行同样的理性思考。”也就是说艺术教育并不是对技术的简单教学,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艺术背后的文化。因此,山水画教学的意义也就植根于对山水画内在文化身份的关注和引导,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对山水画中“技”的传授。通过教育使学生接触、了解并认识山水画,理解其人文本质内核,同时,让学生置身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中加深对山水画的认识,进而帮助学生体认中国传统文化。
(本文原标题为《山水画教学与文化身份认同》,刊发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