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自己:不轻易对爱人发火,是一生的修行(2)
静妈helen的行为,用心理学来解释,其实是一种指责型的生存姿态。
它来自于安全感的缺失,以负面情绪的发泄来抚平内心对缺失的恐惧。
所以孩子的成长问题和婚姻是否幸福,与家人之间会不会好好说话有莫大的关系。
一个孩子,一旦过度经历来自家庭的否定、矛盾的挫败,孩子前期会出现叛逆、不自信、抑郁、暴力倾向……如果不正确的疏导,慢慢会发展成心理疾病,比如神经症、狂躁症等。
所以身为父母,需要尊重、理解、鼓励孩子,诚如清代教育家颜元说的:“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和另一半相处亦是。
一个妻子或丈夫,如果不能好好说话,原本应该是放松身心、快乐的家,会成为自己心绪不宁、压抑的场所。
一个人如果每天承受着来自另一半不好好说话的专制和暴力,思想越是受到强力的控制,就越是想摆脱这种关系,这场婚姻的结果,估计也好不到哪里。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不会把自己的坏脾气撒在自己最爱的人身上。
如果可以,不要质问,不要指责,不要批判,不要负能量,学着用肯定,信任,情绪稳定的方式,好好说话。
毕竟,对最爱的的人任性胡为,才是做人最大的损失。
作为心理咨询师,这是一个经常被询问的问题:对最亲密的人最凶。
客观讲,此类问题有两个层面的区别,第一:他们很无辜的被发火,第二,他们犯了错误。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愤怒来自于不满,可能是上司的责怪,项目合作泡汤,朋友的离间背叛,甚至身体的不适。
这一切都和亲密的人无关,只因为你不敢和上司顶撞,和合作伙伴争论,和朋友解释,或者没有办法摆脱病痛。
所以最后选择了一种看起来很安全的发泄负面情绪的方式:对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发火。
究其原因,对亲密的人发脾气是一种人寻求心理平衡和重塑自我的内在需求。
偶尔的情愫和寻找安慰是可以的,只是以发泄情绪的方式会伤害别人,你想象的安全港湾,实则不安全,因为一样会在长久隐忍后造成亲人反目,分崩离析。
给你几个小方法:
1. 杜绝少见多怪:人的见识,学识,阅历,经历增长的情况下,就会避免少见多怪,理解更多的人和事,并增加解决问题的办法,没有问题了,坏情绪自然不在了。
2. 加强情商建设:高情商就是让自己舒服让别人也舒服,知道自己可以预防和消化的问题,不会让身边的人不舒服,不会指望着别人给你提水灭火,提高创伤的自我修复能力。
3. 多角度转移情绪:伤害身边的人就是一种失败的情绪转移,那么我们可以多角度去分散注意力,看书,跑步,听歌,都可以取代固有模式。要发火时,先深呼吸十次以上,转身离开企图“情感破坏”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