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积极引入知名高校 推动教学与产业全面对接
本报记者陈若萌深圳报道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深圳正全力补齐高等教育短板。
2016年,深圳出台《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争取到2025年高校达到20所左右。官方数据显示,深圳目前已有13所大学,这意味着未来7年要再增7所大学。
因自身教育资源的先天不足,在合作办学方面,深圳已经有了一系列的尝试,近几年来,深圳重点引进位居国内综合排名前十、学科排名前五的名校合作办学,重点引进名校的优势学科,建设保障民生和产业发展亟须的医学类、理工类学科,同时与国内外的名校合作共建深圳校区、合办学院。例如,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以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为基础建设哈工大(深圳),重点发展工科;与中山大学合作共建中山大学·深圳,重点发展医学和新工科;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成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清华大学合作共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建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等一批中外合作办学的特色学院。
对于这种合作办学方式,多位受访专家尚持观望态度,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和生源质量以及如何凝聚更多顶尖的师资力量等仍是需要面对的问题。但深圳完整的产业链,众多高科技企业云集为深圳产学研合作发展提供了沃土。今年6月,港中大(深圳)先后与腾讯、京东两大互联网巨头联手,共建人工智能实验室,探索校企全面对接的新模式。
“大湾区缺少的是顶级的科技创业型人才,应该以创新教育来推动创新产业的发展,使得大湾区的核心地带‘港深莞’能首先冲出来,成为世界的新硅谷。”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大疆创新董事长李泽湘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指出,目前国内高校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严重滞后,而粤港澳大湾区应该利用自身的条件,利用好“港深莞”的科技企业资源,将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转化成以问题为导向、多学科融合、基于项目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品位。
合作办学成效初现
今年5月20日,建于2014年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了首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根据该校披露的数据,271名本科毕业生中,选择前往国外(境外)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比例约65%,选择就业的比例约35%,而选择就业的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地点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平均年薪近14万元人民币,其中61%的学生选择在深圳本地就业,合作办学成效初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方面了解到,办学四年来,该校已经面向全球引进包括诺奖得主、图灵奖得主、美国、中国、加拿大等国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在内的260多名国际一流人才,已经组建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图灵奖科学家实验室、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等国际一流科研创新平台,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数据科学、生物医药与生物信息学、新能源与能效管理、经济金融与物流等重点领域获得各级各类项目总经费超过8亿元。
今年入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经济硕士项目的张玲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正是看中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能提供的中西结合的多元教学方式和环境,“这里的师资和学术资源与国内顶尖高校不相上下,但在这里就读能有更多的实习机会和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她表示。
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庞川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从目前来看深圳的高校更擅长于把学校里面的成果产业化,通过创新投资和风险投资对接,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深圳与清华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建立分校,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培养出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深圳的高校作为后起之秀,在大湾区已经有了影响力,未来应该总结更多经验,同时发挥自身的特长,为大湾区范围内的合作办学提供更多有参考价值的范本。”他指出。
高校与产业全面对接
“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国际创科中心,需要顶级的科技型创业人才至少1.6万人,优秀工程师13.6万人。”李泽湘坦言,而他指出深圳目前在培养工程师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培养顶级的科技型创业人才方面仍有欠缺。而此前香港发展高等教育产生了一批非常不错的成果和人才,这些人才在大湾区的新兴产业中创办了一批影响大湾区乃至影响世界的高科技公司——包括商汤、大疆、奥比中光等。“因此深圳乃至整个大湾区与香港未来在教育方面的合作可以朝这个方向努力,把高校和产业进一步全面对接起来,采取‘黄埔军校’的培养模式——让学生能够将学习、研发、创业同时进行。”李泽湘认为。
为此,李泽湘率团队在东莞松山湖建立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内也进行了新的尝试尝试——建立粤港机器人学院。据了解,该学院采用基于项目和课题学习的办学模式,由松山湖产业基地与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四方合作共建。“我们希望借此从大学生本科教育开始,培养机器人产业的技术人才,并孵化优质创业项目。把人才的培养、新型的机器人学院教育和创业、孵化融合起来,把‘发展、创新、人才’看作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将‘产学研’做到真正的一体化。”李泽湘介绍。而今年6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与腾讯、京东共建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也是深圳高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的新探索。
谈及未来,李泽湘认为发展真正与产业结合的高等教育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突破一些固化思维和制度藩篱。“目前个人感觉大部分国内高校还意识不到培养与产业对接的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同时各大学有自身的考核体系,老师们容易被发表论文数量等考评要求限制,因此需要更多对此有高度的认识、情怀、激情的师资力量。同时,也要思考在高校的制度方面进行革新,鼓励更多学生和教授创新创业。”他说。
而在突破制度这方面,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敢为天下先”地迈出了步伐——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汤涛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记者采访时表示,南科大在产学研方面的成绩得益于政府、企业和高校所形成的协同创新机制,“南科大创新了体制机制,在源头创新上既引领学术突破,又服务国家和地域战略产业发展。”
汤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南科大创新了管理机制,实施开放的创业政策,支持教授每周有一天在校外从事成果转化工作,明确教职工可以获得以职务发明成果及技术作价入股企业进行转化收益的70%。
在学校的支持下,南科大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就创办了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历经数年艰苦攻关,完成了三代测序仪和配套试剂的所有研发,将基因测序费用降低到100美元,彻底打破了国内测序仪市场长期被外国测序仪垄断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