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虹市首富》:比有10个亿更重要的,是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2)
前段时间,俞敏洪在奇葩大会上曾分享过自己的幸福之道。
被蔡康永问及怎样看待对孩子的思想灌输,俞敏洪也是直言不讳:
“伟大志向不是必需品,首先是他有没有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快乐和幸福的能力,在这基础之上,才能去谈伟大志向。”
是啊,很多孩子可能从小就被父母灌输着长大要多挣钱,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却没有考虑过这些是否真的能够让孩子幸福。如果不能,就算有10个亿、100个亿又能怎样呢?
挣多少钱算多呢?没有人能说的出来。王健林说,先定他个小目标,赚上一个亿再说;而对于更多的人,一个亿就是天文数字。可幸福却不单单是一串数字可以买得来的。
上世纪美国富家出身的芭芭拉·霍尔顿,她的外祖父是当时的百货连锁巨头,曾豪掷1350万美元打造当时高达241米的世界高楼。理应过着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幸福生活,她的一生却是曲折不幸的。
芭芭拉·霍尔顿
她追求着至死不渝的爱情,可现实却是一生经历了七段婚姻生活,她对爱无比狂热以至于渴望用物质将对方留在自己身边,结果却是一任又一任丈夫爱上的都是金钱,每段婚姻最终也以不幸告终。
观其一生,钱与幸福之间纠葛不清,原本让每个人都想拥有的财富竟成了悲剧人生的羁绊。她或许以为钱可以买来幸福,但生活一次又一次的将幸福从她身边抹去。
我有一个朋友,家境不太好,三件短袖穿了大学四年,平时生活两点一线,出了宿舍就是学校,没事就在图书馆泡着。
本来成绩不错,老师们都推荐他出国读研,他最终也没去,身边的同学都替他感到不值。
后来听说他回到家乡拉着乡里人借钱开了个小厂房,父母有技术,自己知识广,在厂里还能帮着工人做做翻译,自此过上了和工人一起上工下工的日子。
前一阵子听说厂子逐渐周转起来了,过去看望他,比大学又黑了两层。穿着工服戴着工帽,和工友们开着俏皮的玩笑话。
见我来了从冰柜了抽出两罐啤酒,一阵寒暄过后,他说道:“从来没感到这么自在过,和大家融在一起,每天有人聊着天,还能干着自己老本行,钱不算多,可比小时候幸福多了!”
走的时候,一家三口回家吃饭,有说有笑。看着他沐浴在傍晚的阳光下,那么自信,那么开朗的笑着,这种快乐不是装的,不是单靠优渥的家境就能提供的,最幸福的表现也不过如此了。
有钱的生活固然美好,可钱却买不来真正的亲情、爱情和友情,相比于物质的富足,精神的幸福更是可遇而不可求。而最珍贵的东西,往往就留存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