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组建66个名校+联合体 你家附近有哪些(2)
“名校+”统筹管理教育教学活动,构建“六同步”工作机制,做到教学计划同步、课程安排同步、备课教研同步、教学进度同步、教育活动同步、教师培训同步。充分发挥大学区优质教育资源平台作用,加强“名校”与“+校”的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在线课堂,使“同上一节课”成为常态教学模式。以“融合、融通、融洽”为根本,教师在校际间开展课题研究、校本研修,合作开发校本课程。定期联合开展培训、讲座、教学观摩、学生社团、社会实践等活动,使“+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管理、学生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办学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校”硬件如何提升?
加强校舍建设
共享场馆、实验室及设施设备
市、区县(开发区)教育部门要加大对“+校”的投入,采取“集中投入、整体提升”的方式,切实加强“+校”的校舍建设、完善部室、更新设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使“+校”面貌整体改观。“名校+”统筹使用场馆、实验室及设施设备,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使更多的学生享受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
实施“名校+”工程,还需经费保障和制度保障。“名校+”所需经费统筹纳入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和学区长学校品质提升工程专项经费,并给予倾斜支持,重点用于“名校+”办学条件改善、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行政管理等。
■如何评判教学质量?
全程“捆绑”监测
同一考卷评判效果
对“名校”和“+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实现全程“捆绑”监测,按同一标准监测诊断,同一考卷评判效果,客观反映校际间学生学业水平和教师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队伍同发展、学生成长同进步、教育质量同提高、学校文化同繁荣。
■对交流教师如何奖励?
交流3年以上教师
职称晋升、评优评先予以倾斜
区县(开发区)教育部门要盘活教师编制,采取互补余缺的方式,适当增加“名校”教师编制和中、高级岗位比例。对交流3年以上(含3年)的教师,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倾斜。在不突破领导职数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名校”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职数。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对“名校”校长给予一定倾斜。对“+校”办学质量提升明显、工作业绩突出的区县(开发区)教育局、学校、个人给予表彰。 本组稿件由华商报记者 雷婧 采写 摄影 黄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