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主动从“网红书店”风潮中退出的书店,如何在上海生存?|书店新裂变(3)
书店一楼南北向,高而宽,为体现原始工业的粗放感,在进门处的地面和墙面铺设了花纹钢板,中间的水台特意向下挖了40公分,留足空间给上方的夹层,夹层摆放的都是建筑设计书目。二楼狭长,东西向,乐高积木般嵌在一楼进门头顶的空间之上,左右一直延伸开来,最远可达隔壁的隔壁的隔壁——全家楼上。二楼走廊底部的那根梁,原先打算刷白,先用水泥补,补到一半发现随手涂抹的水泥像一座连绵的雪山,当即叫停,留下一处偶得的美。
空间里拙朴的原色木架,花纹钢板,素混凝土,和周边粗粝的市井生活糅杂一处,却不失松弛的美感,让人想驻足探索一二。甚至常有附近的店主带装修工人跑来偷师。
“半层书店的空间载体是一个十字形、平面交错、立体错层的老厂房。”韩晶看中这里,是因为空间的复杂性和再创造的可能性。赵琦则偏爱它的僻静和历史厚重感。书店所在的哈尔滨大楼始建于1920年代,最初是一家美国锯木公司,抗战时曾是犹太人避难之所,解放后改成辛克机器厂的厂房。
书店的前身是一家药房。二楼是药房的仓库,“有一只小窗,店员从窗口把药扔到楼下。”赵琦回忆。
种子
复旦大学法学硕士毕业后,赵琦最初在农业银行从事信贷,为央企客户融资,“你很难想象我当时做的工作。我当时蛮内向的,那个工作完全是另一面。”
我确实难以想象。见面那天,她甩着洒脱的齐耳短发,素面朝天,白色T恤,绀青色短裤。为了提神,还在书店后门的咖啡馆点了一杯长岛冰茶。
三年后,赵琦跳槽到一家股份制小银行,工作时间更弹性,自由了许多。她在银行体系待了七年,终于认清自己并不开心,“你知道金融行业的人都很现实,他们喜欢谈论股票,钱和包包。包包也没有什么不好。我真的在物质方面没有什么追求,无法融入集体。”在现实社会中,她显得格格不入。
“那段经历蛮好的,最主要是帮助你认识社会,你就知道这个社会的运作的基础是怎样的。学法律帮你认识人性,做书店帮你认识自己。”
她一再想起多年以前和韩晶随口一提的玩笑。
2005年,韩晶刚刚辞掉深圳的工作 ,抛下八年工作的积累,也卸下一些重负,来到上海同济大学读博。这个消息让赵琦兴奋不已。早在2000年,赵琦便“结识”了韩晶,只是从未见过面。
“我们是网友。当时我用486电脑,电话线拨号上网,速度很慢,”互联网的兴起,使陌生人的线上交流成为一种风尚,“很有趣,认识到很多五湖四海的人,当时没有机会接触到不是你生活圈子里的人。有的人在贵州当老师,有的在青藏高原筑路,没有想到可以在网络上结交到这么好的朋友。”
聊什么呢?聊得最多的,就是彼此读的书。“我那段时期对历史感兴趣,和她聊《万历十五年》,跟一个年长十岁的人聊,我会故意找话题,其实言不由衷。”
韩晶来上海后,同济离复旦很近。她们常常相约做两件事,打网球和逛书店。当时的复旦大学宿舍旁隐藏着不少10平米的小书店。赵琦领着韩晶钻进一个个小铺淘书。一次她随口说了一句:“以后我们自己开个书店算了,就不用再淘书了。出版社给的书都很便宜。”
在股份制银行的最后几年,她常早早离开公司,去华侨城地产找任设计总监的韩晶吃饭。“他们食堂的饭挺好吃的。”
书店的种子在食物的包裹中被反复咀嚼,磨砺,最终心满意足地吐了出来。没想到韩晶竟然爽快地答应了。“我一手策划的,想起来还是很冲动的。”赵琦的得意有些克制。
韩晶手中的苏河湾项目虽然做得很好,“她也觉得没意思,没有实现自己的创意”。接下来,就是前期的调研,实地考察各个城市的独立书店,研究出版社的书单,最后以一份长长的调研报告告终。“事实上后来根本没用,因为书店都变了,换书店+模式了。”
不盈利
我们
以书为背景的文化空间,是现在主流的盈利模式,但不是赵琦心目中书店的样子。“因为我本身不是那种要赚多少钱的人,我生活很简单,不需要很多钱,我要发自内心的快乐。如果要被投资者牵着鼻子走,做很多不开心的事情,觉得没有必要。我们可以不盈利,但尽量不要亏损,工资要发的出来。目前经营上的目标是这样的。”
当听到赵琦说出“从开店那天没有盈利过”,我一点也不感到意外。
开发商也曾与之联系,经过一番考量和对书店本质的追问,半层最终放弃了扩张。“要保持作为书店的一种基本的性质,应该是一家以书为主的店,而且有浓浓的文化气质。我们是独立书店,有自己的选书风格,面向对我们选书风格感兴趣的人。这些人大部分是知识分子阶层,连中产阶级也算不上。”
赵琦将书店的选书风格定义为“小众”,“我们这里看不到畅销书。”
韩晶主要负责建筑城市类选书,赵琦的阅读涉猎庞杂,但选书上有一个原则。“每本都可以重读一遍,装帧要很漂亮。”
半层的台版书和外版书占了一半的数量,有些书只在半层引进。比如和哈佛大学出版社合作活动的《癫狂的纽约》。也有关于大庆石油城市的研究性质的书。甚至有些书在国外出版社订不到,需要请作者帮忙订。这类书通常一订就是二三十本。“对于一家小书店来讲,已经是很高的订货量了。”一般情况下,一本新书只进三本。
书店销量最好的是城市和建筑的书。最受欢迎的《上海制造》卖了一百多本,英文版比中文版销得更好。我在水台前翻看一本书的间隙,一位长相看似来自南欧的男士拿起墙上的《上海制造》,顺势抽了一本红色封面的书来到收银台前。
这本书“用建筑学的研究方法写上海的建筑,这种方法原本是日本的学者做的”。封面上的作者署名除了李翔宁研究团队外,也有《东京制造》的作者塚本由晴合作的字样 。
销量不好的书更多。赵琦也曾苦恼,“我们觉得这书很好啊,但放在那里就是没有人买。”
几年下来,她淡然了不少。“这书你自己喜欢就好了,卖不掉就慢慢卖呗。不可能一万本书,每本都卖掉,有一半能动销就好了。有的书一个月卖掉一本,有的书一两年才能卖掉一本。但这就是我们书店选书的风格。”
而赵琦自己的读书风格,“属于问题导向型”,她如此形容。一段时期读文学,一段是社会科学,这段时间沉迷科学和人类生物学。“对现实不太感兴趣,先是对虚构感兴趣,后来对历史感兴趣,发展到历史都不感兴趣了。怎么说嘞?是跟现实有些距离的性格。”
她最近在读的《人类的演化》,和之前书店引进的《尼安德塔人》都属于生物学研究,《尼安德塔人》研究仅次于智人的一个人种存在和消亡的原因。通过研究永冻层下原始人的骨头,提取骨骼里的DNA,磨成粉,重新排序。这本书也在某种意义上佐证了在人类起源说里的走出非洲说。“已经卖完了。发现这是很有趣的现象。一些另类的话题,竟然会有人感兴趣。”
考虑到书目过于严肃,王壹也加入了选书团队,她为“猎奇/新知”这个新类目挑选鬼怪、犯罪、医学等另类书籍。
每月的进书量在一百本左右,而平均下来每月卖出的不过七八十本。显然难以平衡。
赵琦选择和韩晶一样,用独立设计师的身份,以创造的方式来实现生存。事实上,她血液里隐匿的创造基因,从书店装修的时期,就初见端倪。
她虽然不是学建筑设计出身,却率先学会使用Schechup软件画立体结构图,“说起来很自豪,她(韩晶)建筑师都不会这个软件,她当时是用CAD画图的。”韩晶的灵光与缜密在赵琦的Schechup图上,在装修工人的手中,一一实现。
2015年底,哈佛大学建筑理论学家唐克扬在半层书店做一场雷姆·库哈斯中文版《癫狂的纽约》分享活动。赵琦为了省下活动费用,现学做了一张设计海报。“第一次做平面设计,有一种一见钟情的感觉,后来就包了书店所有的平面设计。”
过往的三十年,她从未意识到自己竟然擅长“在方寸之间找到那个对应关系”。
开书店的第二年,她设计了原创手工侗族布艺笔记本。“你手里用的本子就是我设计的。”靓蓝的布平整硬挺,手心摩挲的感觉像握住砂砾,有一种实实在在的温暖。我挑的那一本右上角泛着淡而旧的白。“这块布是一位八十岁的老奶奶织的。”
赵琦与韩晶、摄影师和编辑朋友去贵州侗族村子里住了一星期。院子里种着兰草的叶子,兰草不仅可以制成板蓝根作为中药材,经过反复蒸煮,还能制成天然染料,织作布衣。只是现在的人们不再青睐手工制作的蓝白相间条纹衣服,自制的手工衣物比买来的更贵,古老的布艺行将失传。赵琦发现,用新的染法,比如拿三角板把布扎起来,泡在染缸里,去除三角板后,奇特的花纹会意外地、随性地出现。
去年,她尝试学做书籍装帧,由她设计的两本书《许鞍华说许鞍华》《国史概要》已在店里出售,还有两本正在出版。“我设计的书在同类中卖得比较好。”她得意得忘了克制,却没有提及为这本书特意设计的横版封面和棱角分明的字体,有趣的是,“许”字上的“点”变体成了小三角。
桃花源
当然,作为一家独立书店,半层书店并非默默无闻,它一直试图做文化引领和推广。
平日里,书店不乏分享活动和讲座,八月份便举办了三场新书分享会,在衡复微空间的泰国当代建筑展也刚结束。不时与家居、咖啡等商家合作快闪书店,形式有趣,还能促进销量。王壹告诉我,有一次咖啡展,带去的三四百本书在三天内售罄,还嫌不够。
美国著名城市社会学者Sharon Zukin 在半层书店的From Lofts to WeWork 沙龙现场
去年12月,半层书店来到深圳的南头古城做了一次最慢的“快闪”,历时三个月,以“半个桃花源”的形式介入到城中村,最直接、最鲜活地观察村民,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要,试着实现“城市共生”。
城中村的破旧建筑,街上收长头发的吆喝声,让人仿若置身于七十年代,而书店的驻扎,给这个古城的居民带来了一种新奇的,浸入式的体验。
对于王壹来说,在深圳快闪书店担任三个月店长,也是一次自我重建。除了独自经营城中村的书店,还要着手经营自己的生活。
她欣喜于获得了自由。王壹租了一间空屋子,除了最基本的家具以外,房间里什么都没有。她要从零开始,采购锅碗瓢盆生活用品,学着做饭给自己吃,还把养了三年多的兔子带了过去。在上海的家中,母亲总是扮演照顾她的角色。“虽然三个月中,妈妈前前后后加起来住了一个月。但就是开心。”
王壹不在的三个月,小顾担起了临时店长的重任。半层书店是她第一份全职工作。同样92年出生的她,毕业后并不急着找工作,她和王壹一样,认为自己不适合待在办公室,更愿意兼职,“自由性更多一点,干嘛要做全职,和别人绑在一起。”
她曾在浦东一家滑冰场帮孩子穿冰鞋,冻到生病,也在上海图书馆的借还书窗口短暂停留,还为一家私人牙医诊所分发过环保袋。
因为学的是书画修复专业,有段时间,她在上海博物馆帮忙画扇子。“没有钱,管我饭吃。”她口气轻松。
“那你也开心的呀。”学国画的王壹当然理解。
“也开心也开心也开心。”小顾笑着,忙不迭地说。
这种开心,我理解为自在。小顾是自在的。
她背一个覆盖了整个后背的黑色大书包,敞着开口,好像随时等待从天而降的陨石或羽毛。即便抵达书店,在最初的十分钟,仍背着它不舍放下。她站在水池边擦拭刀、量杯、镊子,包坠在肩上,不过是一张空壳,丝毫没有重量,却没来由地让人安心。
小顾常穿一件军绿色背心,这件背心让我想起六七十年代的文艺中年,也像苏州河畔的钓鱼人。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有很多口袋,让人总忍不住想掏掏看里面究竟藏着什么宝贝。说到宝贝,小顾左胸的口袋里就有一只。两只灰色脚掌向天上踩,脚尖指向对面的我。轮胎状一截一截的小腿恰好被扣袢固定住。怀里揣着玩偶上班的感觉是怎样的?小顾心里清楚。
“我们这种工作非常好,世外桃源。”她嘿嘿笑着,镜框后的眼睛眯了起来。
王壹聊起最近看的《自决之书》,作者被称为散文版的卡夫卡。他的特别之处在于,先创造出性格背景各异的写作者,再以写作者的异名创作不同的书。《自决之书》的作者是佩索亚创造的一位男爵,几十个或几页碎片文字,构成了这本书,“看着他的各种侧面去揣测他的全貌。有批判的,有赞美的,他是跟社会格格不入的一个人。”她为这位男爵身份的异名写作者所吸引,也为作者疑似分裂的人格所作的思索吸引。
初初加入半层时,她把上海几乎所有的书店逛了一遍。
“依然觉得我们书店最好。我们可能有一点是,不管是书,还是人,或者书店本身,都是书店该有的样子,它接近我理想中的样子,我们一直在想办法让它在现实的夹缝中生存,这条缝真的很窄很窄。”
她合起手掌,用力往前伸,“我们还是想尽办法往里钻,既不会过于理想而不切实际,也不会因为追求现实、盈利而忘记我们的理想,渐行渐远。”
王壹自己的理想跟现实也完全不沾边。
“可能比较重视一些更飘渺的东西。包括看书,我比较喜欢虚构的理论,跟现实生活没有关系的。”
小时候的王壹是一个爱做梦的小孩。
“你还记得做过什么白日梦吗?”
“没有忘过。”
“是什么梦?”
“我不说。”她笑着,露出了牙齿。一手握拳抵住墙壁,另一只叉腰,左腿膝盖弯曲,像石窟壁画上掉落的飞天,却回不去。
“自从意识到我跟大部分人看的东西不太一样的时候,还是想要逃避,这个书店还是挺有一些乌托邦色彩的。有一部分满足了我的梦。”但矛盾的是,她自称是反乌托邦的。我猜测她更期待的,是安坐在自己构筑的世界。
她撑起身体,坐在水池边沿上,双腿一前一后,轻轻荡起来。瞳孔深邃,一如门外的夜晚。
文中大部分图片由半层书店提供
设计:滕霞
“书店新裂变”系列
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背起包做个酷girl,闯荡写字人的world
感谢照片提供@王逅逅,最后两天购买包邮
活动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在三明治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