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地(上)(2)
在芬兰,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提高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逐步关注到自己的进步和学习过程,从而产生越来越大的责任感。这种学习自我评价能力,是一种必须系统提升的技能。
芬兰实施新的国家核心课程的中心目标是发展学校文化,促进教学整合,让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能够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有意义的认知体系;能够在协作学习中采用和使用这些能力。同时也提出了七种横贯能力,包括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意志构成等,这些都是教育目标的缩影。“基于现象的教学”属于多学科学习模块,是整合学习、增加不同学科之间对话的工具,是学校与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学生需要和兴趣自由规划的单元和模块,也是学生、教师、家长、学校共同合作,在不同科目之间相互融合,帮助学生掌握未来社会生活技能的通道。芬兰教育集群的首席专家马蒂娜表示,芬兰的教育体系并不是为了在PISA测试的排名中获胜,而是为了芬兰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因此,需要为每个孩子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此次芬兰课程改革将跨学科主题引入学科课程教学当中,说明课程的转型已经从基于知识转向基于技能。芬兰课程改革一向敢为人先,此次课程改革的成效如何,尚未完全显现,如何在基于知识和技能的课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仍需要拭目以待。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中国教师报》2018年02月28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