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处住所都是一个故事富矿,也是一部个人史|短故事学院9月报名
文 | 胖粒
关于房子或者说住所,常常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重大命题,老舍先生曾写过他的“理想家庭”:“我的理想家庭要有七间小平房:一间是客厅,古玩字画全非必要,只要几把很舒服宽松的椅子,一二小桌…….这个家庭顶好是在北平,其次是成都或青岛,至坏也得在苏州。无论怎样吧,反正必须在中国,因为中国是顶文明平安的国家;理想的家庭必须在理想的国家内也。”
不知今天当代人对老先生的愿景是否还有共鸣呢?
我是土家族,当地建筑多为吊脚楼,石房子反倒不多。但现在这里富裕了,有钱后最先变化的是房子,谁家要修屋是这里传得最快的事。那些新盖房子起初还能点守本分,不破坏这里原有建筑传统,维持一如既往的拘谨风格,四四方方水泥房,正面一扇卷门,睡觉前”轰“一声使劲儿拉下,扑腾起的灰尘洋溢着麻木的得意。
这两年,城里的建筑风格在这里开始流行。比如,弄个通体落地窗,墙体正面几乎全是玻璃。房顶,两个深蓝尖角高高耸立,旁边银色避雷针耀武扬威。卷门被乳白石雕的拱门所取代,大门口还有两根罗马石柱,有些被粉刷成灿烂的金色。当然,这种嘲讽的语气多是没修石房子的人带着酸味,在饭后摆龙门阵时说起,谁又不喜欢有罗马石柱四四方方的房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