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教研工作的三个延伸
基层教研系统在教师专业成长、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检测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引领、推动作用。随着教育的深入发展,教研也有了新的特点和变化。在新时期,基层教研工作要做到三个延伸。
从课堂课程革新延伸至教育价值观。课程和课堂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基层教研以课程和课堂的理论与实践为依据。对于教师而言,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体现着一名教师的学科素养,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教材的二次开发体现着一名教师的文化素养。对于学校而言,课堂效益与效率关联着一所学校的质量,课程的开全开齐、校本课程的开发关联着一所学校的育人方向。课程的教研主要关注教学内容,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课堂的教研主要关注教学方式,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在新时代,对于教育者而言,学科素养和文化素养固然重要,但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更为重要。
基层教研要从课程、课堂延伸到教育价值观,重视掌握、运用具有中国传统和特点的教育方法,不在改革中丢掉符合中国学生思维和文化特点的教学方法,用适合中国的教育理论做中国式教育,培养具有中国精神和特质、具有中国理念和信仰的学生。引导教师和学校落实国家教育要求,学校教育、课堂教学不单是为了家庭和个人的升学追求,引导学校和教师把国家目标、社会目标、个人目标统一起来,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从学科单打独斗延伸至教研员+名师团队。教研员以一己之力支撑一方学科教学改革与发展,服务当地教师的成长与进步。学科教研各种活动,从设计到活动组织、从教学模式建构到教学实践指导、效益评估,大都体现着教研员的智慧。
随着教师不断成长和教研员自身的变化,教研形势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一部分成长、成熟起来的教师,其学科素养和理论实践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教研员水平。一部分教研员由于长时期脱离教学一线,其课堂教学的感觉力与实践力已经退步,一方面导致教研员的指导与实践相脱离,另一方面导致教研员的示范作用缺失。教师的成长和教研员自身弱化,关键点不在于教研员是否称职,而在于教研员是否认清这种现实,在今后的教研中要采取新的教研方式,联合名师组成教研团队,由一人教研变成多人教研,实现智慧共享。
在教研员+名师团队教研形式中,名师的实践优势与教研员的理论优势结合起来,让教研如虎添翼。在教研活动中,名师成长的经验、模式以及自身的素养会深深影响着其他教师,会产生教师影响教师、典型带动典型、成功引导成功的效果。
从统一指导延伸至个性化服务。统一推行一种教学模式的教研形式,对教师和学校起到树立先进教育理念、规范教学行为、课堂教学快速入模的作用,推动了课程与课堂改革的高效发展。但是,当教师专业发展由入模到出模的阶段,整齐划一、齐步走的教研就出现了弊端。因此,个性化教研应成为教研的新方式。
个性化教研在学科教研中既重视教师整体,又关注教师个体。在对全体教师进行通识教研、常规教研的同时,对教师进行“因材施研”,根据教师个人性格、特长爱好,对教师专业成长进行“私人定制”,实现一对一指导。
如果说统一性教研是“面上开花”,那么个性化教研则是“点上掘井”,教研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对所服务的教师有更全面的了解,对教师教学进行细致、准确的“把脉问诊”,并针对不同教师的不同情况开出不同的“独家要方”,做到持续关注和指导,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展一系列教研活动,促其不断成长。
有效开展教研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智慧支撑,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要求和任务。在新时代,教育发展和师资水平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十分凸显,面临这一问题,基层教研进一步改进内容和形式,重视和实现基层教研工作的三个延伸,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