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满纸鬼神言,一把辛酸泪(4)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愣是把李诗中的伤感无奈之情,转化成了“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王霸之气。
辞职回到家乡的李贺,心情依然难以明朗。
自己才二十几岁,上有老母,下有小弟,怎么能就这样赋闲在家呢?
科考不通,李贺便计划仿效盛唐的高适,参军报国,以立功勋。临行前,他用一首气概豪迈的诗勉励自己: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的意思和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十分相近,但字里行间明显多出了一份无奈和愤慨:文路不通,除了投身军旅,哪里还有其他选择呢?
可李贺没想到的是,就连这最后一点幻想,也很快破灭了。
由于朝廷软弱,藩镇跋扈,他所在的部队一直遭受种种冷遇和排挤,三年之后,将帅请辞,行伍解体,李贺再度失业归家。
人生至此,似乎已经了无希望。
其实从科考被拒的那一天,李贺的心就随同梦想一起死去了,无边的黑暗将他团团包围,触摸不到任何光明和出路。
令人窒息的绝望逼迫出他惊人的想象力,他开始用手中的笔为自己构建一个奇幻瑰丽的小宇宙。
在这个幻想世界里,他可以遨游太空,俯视人间:
《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在这首诗里,李贺用逆天的想象力描摹出奇幻的宇宙夜景,月宫一夜,世上千年,人间的沧海桑田,不过是转瞬之间,九州大地如同九点烟尘,浩瀚的海洋也不过就像一杯水。
要知道,当年没有航拍,也没什么地球仪,这样的景象完全就是神仙视角啊!论气象宏大,就算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也要甘拜下风!
不仅上游太空,李贺还能下落黄泉:
《苏小小墓》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珮。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这首诗把苏小小的幽魂刻画得飘飘乎乎、若隐若现,很多人表示被诗中哀怨幽凄的意境吓到头皮发麻,即使到了杭州,都不敢去瞻仰苏小小的墓地。
即便是描述现实中的音乐,也充满了脑洞大开的魔幻主义色彩: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在醉人的乐声中,李贺腾云驾雾,三界五行,无所不至,笔下书写的每一个字都在告诉我们:什么叫做想象力!
芙蓉、香兰、老鱼、瘦蛟……,除了李贺,还有谁能做到以这些物象来形容乐声?!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的诗中越来越多出现鬼、泣、血、死等字眼: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每一句都凄冷绝艳,鬼气森森,就问你瘆不瘆人,怕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