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贵与老钱-从旅途中的一件小事说起(2)
圣埃克苏佩里在他的遗作《要塞》中说:“只有这样的人我感兴趣,他在登山时运动自己的肌肉,即使只登过一座山,他有了准备去了解今后所有的风景,也胜过你们那个对千种风景一知半解的假学者”,唯有在日常的生活中,才能有真正因小见大的机会,也唯有自己多多积累素材,才能学会用复调的视角去看问题的所在。在这篇推送之后,会放自己之前的一篇旧文,当时写的不够满意,但为了鼓励自己多写写日常生活里的小事,也在这里放出来,供读者诸君参考。
今年4月28日,从昆明出发,做了7个小时的大巴,到达了元阳县城。又做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到达哈尼梯田景区。梯田正值插秧的季节,大小错落水田在群山的环绕中波光粼粼,一眼望不到边。水牛走在田垄上,牧童牵着牛,一身的泥水,看起来很健壮。插秧的老奶奶弓着腰,背着背篓,很是辛苦。第二天,我在壮美的万亩梯田中,跑完了一场越野马拉松。
这是一次由Utrma组织的扶贫越野跑,报名时要求参赛者给当地的乡村小学的学生捐献衣服,玩具和书籍,而完赛后,扫码关注“元阳商城”这个由元阳县政府开发的微信公众号,可以领取比赛奖品。奖品是当地所产的农产品,两袋当地特色的红米和三罐本地出的绿茶。 这样的形式就很好,既拉动了当地的旅游业,也向参赛者推广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参加比赛的人带着一大包的衣服玩具书籍来,又给走了本地的特产,即是输血,更是在推动造血。若只是依靠旅游业,那即使能够让少数人脱贫,也无法让整个地区都富起来。只有为农产品就地增加附加值,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既然当地的人缺少开网店的技术,就由政府出面。这样的扶贫,才是可持续性的,将政府看成是服务人民的平台,而不是统治者。
当地的哈尼族人民风淳朴,我去之前携程上订好的酒店入住的时候,发现酒店前台的00后小哥在看着网上播出的抗日神剧,看我们来了,就停下电视剧,给我们办手续。看到神剧出现在这么偏远的山区,我很是惊讶。吃饭的时候和开店的孩子父母聊了几句,听说这孩子自从上网了就不想上学而只想留在家里开店了,虽然家里还是逼着上学。这几天客人多,因此许他回来帮忙的。我想这样的孩子,之后可能也就是留着本地开店,互联网的确带来了方便,也让很多农村的孩子失去了对远方的向往,这实在可惜。
贫困不止是一种经济状况,还是一种心智模式的欠缺。比如我在景区的多家旅店都没有见到小卖部,最后发现整个景区,只有一家景区门口的游客中心有一家标为元阳特产的小店,其中有一个货柜,卖饮料和饼干,可以算是小卖部。而且这家店的开门时间也不长,经常下午五点就和景区管理处关门了。这肯定不是由于当地人懒,而是平时游客不够多。因为他们没有想到这个主意。由此可见扶贫的关键还在于启迪民智,让人们学会怎么自己赚钱。
接下来我想说说比赛的奖品,两袋五斤重的米看起来很实在,但是从扶贫的角度去看,却不如将其中一袋换成当地产的,也是在元阳商城里出售的红糖或者藕粉。这俩样东西不仅带起来更方便,而且会给当地的副食品加工业带来更大的附加值。既然奖品是用来让更多人尝鲜从而接下来主动购买的,就应该品种多一些,每一种不必太多。 除了农产品,比赛的终点还展示了当地的刺绣,不止有手绢等装饰品,更有女士用的包这样的耐用品。但这些手工制作的产品都没有标明这是一件来自于元阳的产品。我在国外的旅游点或者大学,总会见到卖纪念T恤衫/帽子等的商店。里面卖的衣服设计的有好有坏,有的是当地的风景照片,也有简单的I Love(将o换成红心) NY的大字这样的烂大街的模式,但共同的一点是显著标明这件衣服是从哪里来的,而且衣服本身的质量不错,穿着舒服得体,让穿上衣服的人成为了当地风景的活广告,效果岂不是比送一些吃完就没有的农产品要好。如果元阳景区能够提供类似的纪念品商店,不止能带动就业,还能进一步打响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
接下来要说说这次比赛方提供的T shirt,不止衣服的材质不好,不耐穿,设计也没有特色。不过这也不怪组织者,一是为了控制成本,二是现在找一个好的设计师要比找一个程序员做个微信端的商城要难的多。但这件事换一个思路,其实是可以解决的。例如通过搞一个在线设计比赛的,面向所有网民招募好的设计方案,再通过在线投票,从而带来更多的关注,最后给入围决赛的设计者,不管是提供的是文字版的设计方案,还是图形版的设计稿,都给一张免费的比赛门票。而衣服的材质问题,也可以和大厂合作来保证。用他们的生产线,最后在衣服上出现相应牌子的商标,并在宣传时将其算成合作商。
总结来说,这次的云南元阳之行,不止让我收获了健康,更带给我不少思考的素材。作为一个在从小身在城市的人,我对农二代有些羡慕,也感到莫名的幸运。相比山里的孩子,我不像他们从小和水田里打滚,在山野里奔走,因而生的健壮,也耐得住辛苦。我唯一的优势就是见识广,思路灵活。既然大家都是父母生养的,都说着同样的语言,我们就有义务让他们一起过上富足的生活。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