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EMBA:打造“商学+”新教学模式(2)
基于“双创+X新”的创新基础上,魏江教授提出了一个“商学+”的概念。他认为,现代企业家不仅要学习掌握公司战略管理、组织架构、财务管理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工具,还应该接受科技,甚至哲学、艺术、文化等方面知识。
按照魏江教授的“商学+”概念和思路,那么浙大EMBA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商业管理教育教学,而是融合大学各院系,以及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的学科教育。
根据了解,目前在浙大EMBA的“商学+”趋势下,深入打磨了“科技浙大”与“人文浙大”,有些以课程形式导入了EMBA课堂,有些以讲座或论坛形式呈现。比如,浙大EMBA邀请了本校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陈云敏,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泽、中科院上海微系统研究所王曦院士、南京大学环境材料与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邹志刚院士等,都曾走进EMBA课堂,做客浙大EMBA院士堂,与EMBA同学分享了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更为EMBA学生描绘了中国科技在全球各个领域的版图分布,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而对于商学+哲学、艺术方面。魏江教授表示,在哲学方面比如引入了王阳明心学,希望借此帮助学员能学习知行合一的思想;至于艺术方面,魏江教授认为,艺术属于创作门类,如果企业家对此进行学习,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接下来,我们还会和人文学院合作。”
实际上,以上只是魏江教授的有关“商学+”思路中的冰山一角。
EMBA教学的未来模式
向湖畔大学、量子大学、阿里商学院等“民间商学”学习,是魏江教授提出的明确观点。“尽管这些新近涌现的商学机构目前还处于非主流、探索阶段,但他们的办学模式正在挑战传统商学院体系。”魏江教授认为,未来的EMBA教学必将是分布式、交互式、无边界的,招生是开放的,培养过程是开放的,办学主体是开放的,师资选拔是开放的,而“商学+”将改变学院结构、学科结构和人才结构。
为此,魏江教授提出了三大商学EMBA形态:
第一个形态,未来商学院是网络型的。商学院的各种教学资源、资金等要素,将通过整合全社会的力量而集聚,将由社会捐赠者、企业等投入资金,由来自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引领性人物参与商学教学,商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社会学院+人文学院+工程学院+,形成学科共融、共赢共生、协同发展的网络格局。
第二个形态,未来商学院是学生主导型的。今天的教学已不再是知识主导型的教学,而是智慧启发式的教学。互联网时代下,学生获取信息、知识非常便捷,如果只讲基本概念、基本模型等这类在静态社会中所形成的管理知识,商学院就越来越没有存在必要了,因为连机器都会深度学习了,何况是人!因此,未来商学教育,必须是以学生为主导,教师的价值将转化为组织者、协同者和网络的中心节点。
第三个形态,未来商学院教师是人际共生型的。商学教师职能将发生革命性变化,原来那种靠一本教案吃几年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将被彻底颠覆。商学教师的职业会迎来革命性变化,包括教师的思维方式、认知理念、教学方式、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培养流程、培养主体等会迎来一系列革命性变化。虽然,这种变革会遇到传统商学办学模式的强力抵抗,但只有时代的商学院,没有不变的商学院。
目前,魏江教授正在推动浙大EMBA积极朝这三个方向努力。
来看一下浙大EMBA的一些努力事件。
今年年初,由浙江大学和阿里巴巴集团举办,淘宝大学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承办的,“预·见新零售”主题新年论坛,开启了商界与学术界一场关于新零售的大讨论。与阿里云共建“浙大管理学院—阿里云数字经济研究院”,双方将合力推进将其建设成为面向“政—产—学—研—创”五位一体的数字经济领域的科创能力示范中心,及全国领先的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数字经济创新生态系统平台。
“淘宝大学这种对商学的新理念、新教学,就是我说的三大商学EMBA形态,通过和他们的合作,有助于调整、创新浙大EMBA现有教学模式。”魏江教授表示,传统商学院陷入了一个为研究而研究、为课题而课题的局面。这就需要由领先的、有责任担当的商学院来改变与引领,包括整个商学院的评价体系、考核体系、职称体系、教师聘岗体系、学生评价体系等等,如果没有变革,商学教育也将违背它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