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博士跳江自杀:孩子若不懂与世界如何相处,所有的教育都是徒劳(3)
友谊的小船就翻了,工作的大船就沉了,人生的巨轮也漏了。
他头破血流,你不知所措。
社会才是检验一个人和一对父母的最终标准。而这个标准,是综合性的。
前几年,我曾遇到这样一个实习生。
她是香港人,大三暑假来交流实习。
实习第一天,我让她看了一天报纸,晚上问她感受,她说有些标题跟香港报纸的风格不一样,然后给我举了几个很有趣的例子;第二天写了稿子,就让她取标题。她苦思冥想很久,饭也不吃,一举取了二十几个。
后来我让她试着写稿,她每次都非常认真,两百字的稿子要查几十份资料。不过有时还是不过关,我得全部推翻重写。她也不难过,会反复看我的版本,总结经验,很谦虚礼貌地问我她的问题在哪里。
平时同事们在办公室聊天,别的实习生都是默默旁听,只有她,会很努力也很恰当地加入,讲她的见闻和想法,她说话很好玩,常常引起笑声一片。
她实习了一个多月,是唯一一个离开时已经能独立写稿的实习生,我至今认为,这姑娘无论在什么单位,一定都能做得很好,都会深受欢迎。
而她的教养、友善、责任感、主动性、抗挫能力,一定都有她父母的功劳。
记得她有次告诉我,她爸妈每次打电话,都会问几个问题:今天有没有帮到老师?有没有认识新朋友?自己有什么收获?
我想,能问出这些问题的父母,跟那些只会问孩子“有没有吃饱穿暖”的父母,一定大不相同。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其实每个父母也都知道,孩子总归要离开我们,走上社会,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创造自己的人生。
我们可以在他年幼时提供舒适的生活,极致的呵护,但不可能陪他一辈子。总有一天,他要独自面对这世界,自己解难题,自己担风雨,自己杀血路。
所以,如果你真的爱他,就该在他离开你之前,教会他和世界相处的能力,这是你对他的最大帮助和保护。
为人父母的终极使命,其实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
孩子能在社会上活得开心、顺畅、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才是作为父母的最大成功和最高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