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谭|吴敬梓
近来备《儒林外史》的课,看了一些关于吴敬梓的资料,方觉十年辛苦不寻常。不被世人理解,不代表不能活出个人的风采。可“窒其躬”的命运,也实在让人惋叹。聊作斯文,无可奈何。
这是清朝乾隆年间的某一天,一位似乎喝醉的老人在淅淅沥沥的雨中潦倒在南京某处石桥边,路过的人纷纷避让,甚至有些带着孩子的妈妈,对他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儿子,将来可别成为他这样的人。”
老人听着这位母亲的话,于皱纹深处露出一丝浅笑。
他就是吴敬梓。《儒林外史》的作者。
如果把时间往前拨动四十年,彼时彼刻的少年,还全没有如此消极。那是他们老吴家最鼎盛的年代,府邸豪华气派,气象森严,进进出出的,都是当地,甚至是本省有头有脸的人物。
因何如此?
因为这老吴家四代人中间,光吴敬梓祖爷爷这辈,五兄弟就出了四个进士。一时间,全椒吴氏名声大震——你要知道,那时候能够通过会试取得殿试资格的人,全国每年也不足几百人。
更别提拿到殿试的一等,获得进士的功名了。
背负着这样沉重的家族学霸背景,吴敬梓从小就被爷爷给予厚望。
他爷爷叫吴旦,算是同侪中学历最低的一个,只是个秀才——但这不影响吴家的积淀——吴旦的文集出版,,都是皇帝御赐,其家族势力可见一斑——这不过是个秀才!
吴敬梓的父亲并没有实现他爷爷的梦想,不过考了个拔贡,去做一个县里稀松平常的教谕。说好听点,就是大学教授到基层教书,如此而已。
但有钱的家庭,终究能帮助他完成一些自己的梦想。比如,吴敬梓的父亲捐出了一年的俸禄,外加卖掉三千亩良田,来为自己的县里修缮学校——再比如,他的父亲卖掉了自家的银庄(银行),布厂(纺织厂),当铺(爱回收),搞了三万两白银,去修县里的文庙……
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钱你肯定没法成为万能的。
如此一来,科举功名的接力棒传到了吴敬梓手里。虽然家产已经被爸爸卖掉了一半,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起码过着不愁吃穿的生活——外加家族良好的家教背景,吴敬梓迅速学习成长,14岁那年,他坐在赣榆的高楼上,写下一首五言诗。
这首诗叫《观海》。里面的少年意气,大家就自己找来体会吧。
但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他这个乐善好施的父亲,虽然变卖家产,把自己的一切投入到了教育事业中。却没有及时拿钱打理自己的上司。没收到贿赂的上司一怒之下将其父免职。
气急攻心,吴敬梓父亲一病不起。
彼时彼刻,吴敬梓正在南京参加科举考试,试题做到一半,爸爸的朋友,监考的老师跑来说,你快回家吧,听说你爹快不行了——于是没做完文章的吴敬梓连夜回家,可毕竟是晚到一步!爸爸还是走了。
然后只做完一半题目的吴敬梓,竟然考中了秀才。
这也是他此生取得的最高功名。
他心灰意冷。他不想再去考试了,那个在人生道路上指引他的人,这么早的离开了他。
更让他伤心的,是父亲死后,自己的族人竟然冲进了屋子,要抢走他家的储蓄和家产。这着实让本已心灰意冷的吴敬梓感到一阵绝望!
这么多年来学习的八股文,竟教育出了一帮这样道貌岸然的畜生!亲人尚且如此,况乎泱泱华夏学子!
秀才我也不要了!吴敬梓自废功名。开始过一种全新的人生。
他的父亲虽然去世了,但给他留下了一笔不菲的财产。
近三万两……注意,不是白银,是黄金。三万两黄金,你没听错。那时清朝地方大员一年的俸禄,也不过一百八十两银子(明面儿工资,除却冰敬,炭敬。受贿的具体程度,可看二月河小说《雍正皇帝》里的描写)。
标准的富二代,就是混吃等死,都能舒舒服服过完下半辈子。
但我们的吴敬梓偏不,“视钱财如粪土”,是荣光的家传。
他开始挥霍,十里秦淮,喝最贵的酒,听最好的曲子,吃最名贵的菜,买最贵的宅子,接济最穷的才子,看最美的女人。
钱还有花不完的时候吗?数年财尽。
以至于他成为了当地有名的败家子,各家各户教育子弟,都拿他来当反面典型。
几近落魄的吴敬梓,只能开始依靠朋友接济生活,可一拿到钱,他就又出去买酒喝酒,醉到不省人事。这是何种无所顾及和洒脱!
但他并不是荒废人生。喝酒之余,在自己环堵萧然的屋子里,他捧着自己的几十卷图书,不亦乐乎。他时常指着书堆里的经卷和朋友说,这是我们这辈子安身立命的根本。
他不反对儒学,他只恨科举;他不嫉恨儒士,他只恨迂儒;他不是消极,是这个时代,实在让他积极不起来。那就颓废到极点,保持一些对于生活的热爱吧。
冬天夜间太冷,他索性叫了几个穷苦朋友,一起出城门,围着城墙跑圈,一跑跑几十里地,一边跑一边大声叫喊。直到跑到身体不冷了,再散伙回家——他把这个活动叫做“暖足”。
安徽巡抚推荐他去京城参加考试,名帖都写好了,奏章都递上去了,请他去考试的官吏来了一批又一批,可吴敬梓却说,我病了,不想去,你们别来了。
无可奈何。
这位洒脱到极点的风骨中人,如今却倒在这潇潇暮雨中的小桥边。
他终于写完了自己的这部《儒林外史》,假托明朝,把自己见过的卑鄙儒士骂了个遍。
以至于后来,鲁迅先生评价最高的两部古代小说,一部是《金瓶梅》,一部就是这本书。
喜欢淫巧的人,看《金瓶梅》就是一部淫书,看艳俗,看风流,揣测,浮想;
探索世情的人,看《金瓶梅》就是一部世书,看人情,看炎凉,感悟,兴叹;
寻找幽默的人,看《儒林外史》就是一部乐书,看笑话,看故事,逗乐,开心;
寻找痛苦的人,看《儒林外史》就是一部难书,看无奈,看悲苦,命运,抉择。
所以你心里有什么,你就会看到什么。
但愿吴敬梓在南京的雨中不会感到孤独,毕竟这历史的石阶,在无数来往的路人看来,是极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