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传统研训的天花板
近日,在青海省“国培计划”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的经验交流会上,记者观察到许多创新之处。
示范性项目线下配套
“三给”急教师所需:给课例、给思路、给专家
“我们这次的‘国培计划’——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跟以往专家讲座式的培训完全不一样。”西宁市城东区教学研究室主任王秀丽介绍说,“因为给课例、给思路、给专家,很多老师第一次有了茅塞顿开之感。”
以“小学数学同课异构”一天的线下专题培训为例,上午就五年级上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一课,西宁市城中区水井巷小学教师董忠格吉与城东区韵家口小学教师岳明分别上了两节课,他们的课堂设计与授课方式完全不一样。课后两名授课教师讲解了自己课堂设计的思路,现场听课的教师与他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接下来,北京市数学学科带头人、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刘克臣作为特聘学科专家,为两位教师进行了课堂诊断与课例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他指出,课堂上教师不要急于向学生展示正确答案;在一些学生似懂非懂的关键环节,一定要进一步追问;同时要明确提供学具的目的在哪里,数学对小学生来说抽象难懂,如何使用、何时使用学具最有效也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下午刘克臣做了“根深才能叶茂,核心素养根植于小学数学课堂”专题讲座。
在项目总结座谈会上,很多教师也谈到,在过去“你讲我听”的专家讲座式培训中,教师被动听讲,难以全部消化,更难学以致用。在此次青海省“国陪计划”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项目及其配套的线下研修活动中,不仅观摩了聚焦重难点的教学课例,通过专家现场一针见血的点评,也明白了课堂如何改进。
自2017年12月中旬至2018年6月底,该项目共进行了5次线下活动,来自西宁市城中区、城东区的1886名小学教师参与了培训,共涵盖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音乐、体育和美术9个学科。相关教师组成35个学科工作坊,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突破固有研训模式局限
教研联盟让校本研修不再是“本校研修”
“十字交叉跑,原来感觉只是教材上的一个名词,具体不知道怎么做。这次教研联盟讨论,15个老师提出了15种方法。”西宁市城东区体育学科工作坊坊主、晓泉小学体育教师谢增梅谈到教研联盟的同伴互助作用时非常开心。她说,小学体育教师新入职的比较多,还有好多是兼职,有些教学环节教材上的讲解过于简略,具体教学时如何教就成了很多人的难题,其他学校教师的做法和思路能给人很多启发。
八一路小学数学教师张青芳说,以学定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是青年教师的普遍反映。片区教研联盟“九九山南”数学工作坊将4所学校的学科教师召集起来进行教研活动,对青年教师成长特别有帮助。近年来,由于校校联动,集思广益,他们摸索出了一套“算导测研”教研模式。具体说,就是针对某一节课,备课、说课、评课、议课,,商讨如何进行改进,都是教研联盟教师一起共同开展,打破了本校教师思路的局限,助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除了本地学科专家,该项目还专门聘请了一些全国知名的学科专家与青海教师共同开展教研活动,例如英语学科专家、北京教育学院的张洲老师,全国优秀教师、语文学科带头人、北京小学的李洁玲老师。很多教师反映,听这些专家的课堂诊断与点评,豁然开朗。
此次项目培训无论是线上设计的课程、活动和作业,还是线下设计的“跨区域课例观摩研讨”“工作坊自主研修”“教师教学说课比赛与课例评选”“佳作展评”和“总结展示活动”,全都紧密围绕“以学定教的起点、难点与落点”的主题来设计。参训学员能够围绕教学中的实际困惑,通过校本实践来促进问题解决。
注重学科特色建设
帮助教师找到教学方法与可持续性教学资源
“在教材不变的情况下如何促进教师进行课改呢?研修时带着问题需求去网上平台找课,收益大一些。”在经验交流会上,一位区教研室的教研员指出,学校教师是校本研修的实施主体,应督促教师按照阶段性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习,从“课中问—问中学—学中做”到“线上看招—线下辩招—课上改招—坊中亮招”,让教师们通过课例研究和实操练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研修中找到教学的重难点与突破点。
西宁市城中区工作坊在项目实施进程中注重学科特色建设,进行了几次集中专项培训,比如统编教材下的阅读教学、全景式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以及英语“绘本教学”,均组织了相关的线下活动。
同时围绕“教学重难点解决”研修主题,教研员下校调研,名师工作室和学科带头人工作坊开展学科主题研讨活动、联片教研活动、学生学科主题竞赛活动等,指导、引领教师将研修所得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反思,不断追问,不断改进。
通过评比展示等活动,发现教师教学创新的好案例,及时上传,及时共享。比如,小学数学中“用字母表示数”是一个教学难点,南川西路小学王占清老师的教学改进课例教学效果好,还被评为“改善”教学课例一等奖。研修过程中王占清老师上传了自己的相关课件,成为全体教师共享的学科教学资源。
西宁市两个区的教研室积极推进培训项目与本区域教研的紧密结合。两位区级管理员统筹规划,35位工作坊坊主和43位校级管理员进行具体指导和管理,确保了工作坊研修和校本研修取得优秀成绩。两区线上学习过程中参训率、学习率和合格率都达到了百分之百,在线下研修与课例评选中,选出59份优秀课例和49份精品课例资源,其中有20个课例获奖。
“一体两翼”统筹管理
加大项目经费配套与整体设计的力度
青海省教育厅副厅长董林介绍说,“国培计划”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项目是在教育部部署下开展的,“规定动作”是为期两年的线上研修。为了提升培训质量,促进常态研修,响应教育部号召,青海省教育厅特为本项目给予了专项经费支持并延长了项目周期。
近年来,为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青海省各级政府给予教师队伍建设经费优先保障,加大了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投资力度。2018年7月青海省委省政府正式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要强化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明确省市县及学校的培训责任,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转变培训方式,鼓励教研培训的改进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