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小学:打出一套课改“龙拳”(2)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每个课改实验班都设计了自己的班名、班徽、班级口号,建立了小组,确定了小组长,成立了部委,制定了班级公约和竞争制度等,除此之外,还制定了监督与评价制度。“这些都是在教师引领下的民主氛围体验中完成的。”刘成奇介绍,“整个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师生共治,创建自主管理的班级文化氛围”。
王进华介绍道:“我们班主要尝试部委与小组的整合管理,已经初步实现了自我管理。我们建立了4个部:生活部、学习部、体育部、活动部,同时重新自由组合了8个活动小组。4个部直接管理8个小组,人人有岗位,人人担责任,从而推动班级文化建设。”
五(1)班学生菲菲曾经是一个缺乏自信的孩子。一次,菲菲通过选举开始担任班级学习部长,有了这份责任,有了同学的信任,她的自信心逐渐开始提升。“如今菲菲“工作”起来有板有眼,家长看到孩子的巨大转变后,见到我都感动地哭了。”回忆那番场景,王进华仍忍不住赞叹班改的巨大作用。
评价也是班改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不戴红领巾的情况比较多见,最近桌面卫生情况有很大改进。”记者在四(3)班看到,像生活部部长范梦涵一样,另外4个部长也把10月份的总结情况粘贴在教室墙壁上。而这样的部长集体总结,每个月都至少要进行一次。
在另一个班级,学生安睿忍不住向记者展示他刚刚获得的奖状。奖状上写着:“安睿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最佳表现奖——龙泉小学2018年10月。”据悉,为了提升评价的激励作用,龙泉小学已不局限于在班级进行及时总结奖励,每个月还会对各班特别优秀的小组和个人,在校园里集中进行表彰和颁奖。
当然,疑探教学作为龙泉课改的主要推手,重点依托小组建设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所以班改课改一体化过程中,小组建设是关键一环。
“我认为,班改是为课改服务的。比如每一个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评价能力都是在班改过程中一步步提升的。只有这样,他们在课堂上才能有更好的呈现。”有教师说。
“我们班学生在课堂上是按号加分的,4号(每个小组分1、2、3、4号)往往是能力最弱的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加的分最多。所以,能力强的孩子就会主动帮4号讲解知识,给4号制造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这个过程中,小组合作能力明显提升,学生之间也体现出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王进华说,“学生宋雨嘉原来在课堂上不爱发言,像是一个‘小透明’。为了给小组争分,她居然也主动举手发言了”。
而学生在课堂上的小组合作、评价等,反过来也促进着班级的改革。
“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班改课改一体化所做的尝试,必然是引领学生从生命内部开悟,才能最终实现生命的精彩绽放。在副校长刘成奇看来,这关系的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效能,而且是学生的自主性、综合性成长。
学生的转变让所有教师感到欣喜,而教师的转变则让李西刚和领导班子感到惊喜。
四(3)班数学教师陈广芬今年54岁,考虑到她年龄较大,而且再过一年就要退休,学校确定实验教师时,她并没有进入第一批实验教师大名单。
“为什么不让我也进行实验?”陈广芬有些“不乐意”了。她找到领导,主动要求加入这次课改实验。后来,陈广芬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一直跟着其他实验教师一起接受培训……
如今,学校中像陈广芬这样的教师越来越多。
在李西刚看来,课堂教学改革只是一个单项试验,而课程改革是一项综合性改革。龙泉小学的这套课改“龙拳”,正在探索中不断走向深处。
《中国教师报》2018年11月21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