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写一张明信片好吗|每日书(5)
寄给每日书小伙伴的明信片
他们写,你要开心
有时候我在想,我到底是有多不开心,才会让你们在走遍万水千山阅尽百种风情后,提笔给我写明信片,又回到人世间平凡而琐碎的小情绪里。收到好些明信片,都写:
“沙苑,你要开心!”
“沙苑,你要多笑!”
“沙苑,你要好好睡觉!”
在我们这一代,明信片沦为旅行纪念品,大多数的明信片,分享彼时彼地的风景和书写者游玩的心情,但也有的朋友,落笔想到的就是你,千言万语三言两语,都是你。
冯少是会经常给我写“要开心的”,但我理解为他只是不想多思考,他是这样的人,总是说自己懒得去做一些事情,但其实他挺勤奋的,比如去很多地方玩,或者花很多时间工作,这么说来,我也许该理解为,在他不想花力气的书信过程里,“要开心”是他提取的最最核心的祝福。
卷儿给我写得比较深沉,他在台湾给我盖了“最南端”的戳,写道:“你不要抱怨太多,就如你不要做一个忧郁之人的必要性,希望你好,多笑。”我觉得卷儿是个喜欢男孩子的男孩子,但是直到毕业我都没有去跟他求证,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很重要,我们大一在辩论队认识,大一暑假在北京游学的时候,我刚好失恋了,他和我身边的姑娘们一起陪我玩,我还和他合作完成了一个作业,是一个调研报告之类的吧,记不清了,就好像我对他也快记不清了,从北京回到南方之后,我们交集不深,渐行渐远,可是后来他给我写的这张明信片我一直记得。他说,希望你好,多笑。
你必须亲自来一趟
他们在明信片里给我描绘过全世界。
说到最后他们常常说,你也要来喔~
2011年我们高考完的夏天,木木王去厦门玩,给我寄了一张印着“夕阳折射着叶影,洒落在怡园的古墙上……”的牛皮纸明信片。那个夏天真是明信片开始哗啦啦向我跑来的美好夏天啊!
“古老的建筑,泛黄的明信片,他人错过的厦门站,我给你补上,敏感多疑的性子,the same to me,海风、啤酒,我想,你必须得亲自来一趟。”
“你必须得亲自来一趟。”我太喜欢这个表达啦!收到明信片的半个月后,我也真的去了一趟厦门,和当时早恋的男朋友,就是写了“we are here”明信片的那一次。但其实,那不是我第一次去厦门啦,只是有些地方,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人去,可能也就觉得特别一点。
后来我又收到很多张“你要来”的明信片。
比如我的大学室友波波去重庆玩的时候,也给我安利了:
“这张明信片和你的气质是否很适合呢?美美的景,微笑的人。重庆真的很特别,地形很有趣,在这考驾照可难了!有机会来玩!”
那张传说中和我气质相符的明信片,画的是一个小人儿扬着一个大大的笑脸趴在高处看风景,背景是华丽的重庆城区。
和厦门的叶影一样,文艺极了。
在大家心目中,我文艺极了,这么文艺,就应该浪迹天涯去啊!
希望下次一起来
我觉得,在明信片里收到“希望下次和你一起来”的留言,是最为感动的明信片留言之一了。
当你在良辰美景中,想与某个人共享眼前的美好,这是最真切的想念了吧,还有什么比想要把此时此境我真实而深刻体验着的幸福分享给你更为让人感动的呢?
闺蜜和同学毕业游的时候,给我的明信片上写着:“亲爱的,我在这里,期待着下次同行的是你。”我们一起长大,却不知不觉踩在不同的人生节奏上,所以连一起旅行的机会都没有,我也希望,有一天能与她同行,所以我相信,她写下这句话真的不是客套的。
还有一种情况,比如曾经和我丈量过斯里兰卡大好河山的Titi,说下次和我一起的时候,我也相信她是真诚的,毕竟她是体验过与我同行的人呀。今年春天,她在东京给我写:“沙沙,这是我在东京的最后一天,早上找个时间给你写明信片,真是一点都不仓促呢,手都在抖了。东京是个好地方,像我这样的酷女孩很多,下次去完格鲁吉亚,再一起来次东京吧!京都见”——后来她在京都也给我写了一张,叫我不要太早生小孩,她的旅行感悟也是很特别的。
谢谢你邀请我一起看世界呀,我亲爱的朋友。
来自“陌生人”
阿秋给我写明信片的时候,,我还没有见过她。
那是大三的暑假,我参加一个实习项目,做助教老师,阿秋是我的partner,但是项目开营的时候她还在贵州的山里做公益阅读推广的工作,所以慢了几天来报道,加上她不是第一次参加我们这个项目了,所以培训的时候我也没能认识她。总之,在项目的最初,我每天沟通的是一个我没有见过面的“陌生人”。
她给我的明信片寄到了学校,我开学才收到。
“我可爱大方的吴老师:
在贵州的这段时光里,时不时爬山路而透支难熬时,总能收到来自我亲爱的吴老师,发来的各种感动帅气的图片,成为了我的暖心贴,爱你啵,么么哒!
现在回想起的各种路途,最终因坚持到最后而忘却痛苦而感恩一切。我很感谢在卓越能遇到你,与你共事真的很安心,因为你很贴心。我也很庆幸在贵州也遇到和你一样贴心,努力的女孩,我真的很感谢,也很感动,我相信这就是缘分。
不管未来如何,我都希望我们可以在自己选择的一条路上,坚持到最后,遇见最棒的自己!最美的时光!最好的我们!”
她几乎把所有空白的地方都写满了,把我夸到心里,再浇灌一碗鸡汤,在即将进入毕业学年的那个夏天,撒下某种希望和力量。
寄给每日书小伙伴的明信片
明信片上的京都梦
收拾明信片墙的时候,打开了很多很久没联系的对话框,都是过去的同学好友。读大学大概是一个明信片小高峰吧,小小的卡片上,写满青春的愿望。
“林子林子,所以你去京都了没有?”
我给林子拍了她2013年给我写的明信片。尽管我们的对话框里上一次对话还停留在七个月之前,那还是我们去年唯一一次聊天,也是她出去玩跟我要了最新地址要给我寄明信片。林子是我小学和初中的竞争对手高中的文学社同盟,大学她去重点大学学了金融毕业后却去动漫公司做文学翻译,也是一个酷女孩了。
这样的酷女孩,我很喜欢,但也只是保持着喜欢的关系,毕业后就沦为明信片关系了。
她写:
“写给沙苑:
能够给你寄一张盖着京都邮戳的明信片就好了。
这是我的一个生活理想。
林子
2013.11.04”
她一个小时后才回我:
“没有,上次倒是在内蒙古盖了国界的戳,但寄给我自己的都没收到估计全吹了。”
你看,我们真是沦为明信片关系了。
明信片的意义
我开始怀疑我对明信片的感情之意义。
我是不是放大了它们所意味的一些东西,特意去挖掘所谓的背后的故事和感情,我甚至开始问自己,沉溺于区区几张卡片中大作文章,有意思吗?也许寄信的人早就忘了,对于他们来说,那可能只是旅途中的一个细小动作,不足挂齿,不足铭记。
这么想着,我一个侧身睡眼泪就滑下来。
“突然觉得好累呢……”我和陈先生说,“我觉得我赋予感情太多期待了。”我很在乎,当我不在场的时候,你是否还会想着我,在乎参与的缺失。
情绪大概起于这两天闺蜜来找我玩。我们本来是三人行,毕业后她们俩去了深圳,我回了老家,大学的时候分居三个城市,联系却是密集的,每学期也会一起去其中一个人的学校玩,毕业后大家时间节奏不同,又常常身不由己,亲密度难以为继。
但我知道她们在深圳只有聚会的,只是没有告诉我。
这一次,闺蜜A来,B在坐月子,正处于产后抑郁状态,所以我时时想跟她分享我们去哪吃在哪玩啦,不想她有所失落。
可是回头一想,她们在玩的时候从来不与我分享。
又或者,她们觉得分享会加剧不在场者的失落?
长大后我觉得自己看待问题很辩证了,可是还是觉得丧呢。
未完待续
一个月划水划着划着就过去了,不如预期!
最近忙着比较多的事情,原想认真整理过往的明信片,一张张,摘抄下内容,记下背后的人和事,为它们一一拍照,但终究是没有完成。
留个念想吧,也许我会继续把这件事做完,最理想的是整理成册。
现在我在南澳岛海边的一个民宿里,窗外是海水,“哗——哗——哗——”响着,南海上有台风,所以海风比我以往每一次来都要大。
我和陈先生在喝茶,嗑瓜子,聊一个项目的蓝图,等待十二点的到来,然后我们会一起吃蛋糕,然后我就二十六周岁了。
我整个二十五岁都在写每日书,尽管没留下什么作品,但对我来说是想起来就心安的事情。在我开始对奔三开始真切地感到压力时,我仍在用我自己的方式,守护心里少女梦的净土。
二十六岁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每日书的同学们寄明信片写情诗。
沙苑寄给三明治的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