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化身”精准扶贫 苏大师生以文化创新带动非遗传承
蜂蜜
重庆酉阳县浪坪乡的倪江凤没想到,自家产的蜂蜜在千里之外的苏州受到格外青睐。
日前,作为苏大艺术学院“看见大山”设计系列作品之一,用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作为封口包装的小罐装蜂蜜亮相2018苏州国际设计周,引来观众驻足,十分吸睛。“看见大山”设计系列产品也一举拿下2018苏州国际设计周“最佳非遗创新设计”奖。
原本是一门寻找文化碰撞,激发创作灵感的采风课程,却让师生实地触碰到见所未见的非遗技艺,还“意外”地与扶贫帮困不期而遇。
越过艰难追寻传统技艺
位于重庆武陵山区的酉阳县浪坪乡,距酉阳县城西北108公里,是国家级贫困乡村。当地集聚了众多苗族和土家族寨落,蕴藏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宝藏,苗绣、苗银、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柚子龟等手工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36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和4个小时大巴车的山路颠簸,苏大师生们终于来到巴山蜀水的浪坪乡,走到车都不能行进的山沟里,大家就开始用脚丈量大地。
以西兰卡普元素设计的包包
师生一行深入山区老农家里,走访山区手工艺从业人员,与当地村民吃住同行,努力克服种种困难,收集第一手资料,做了丰富而细致的田野调研。
“有一次走访手艺人,大家在泥泞的山路上来回行进了7个多小时,最困难的是天黑赶路,途中没有路灯照明,大家只能打开手机电筒深一脚浅一脚、手牵手走回驻地”。说起最难忘的经历,苏大产品设计系主任赵智峰坦言,这是记忆中走过的“最艰难的路”,但能来到酉阳非遗文化的“出生地”,追寻传统技艺最初的模样,对于同学们今后的设计生涯将会有深远的影响。“这是一次把专业知识与党员教育实践结合的探索,让师生党员们亲身体会和思考‘精准扶贫’‘文化扶贫’的意义所在。”
经过15个日夜的连续奋战,师生们把用于收纳种族火种、寓意吉祥的柚子龟重绘为卡通形象,用盘金绣、叠针绣和平绣等多种技法做成了衣服、帽子、围脖等可爱的诞生礼;将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和苗绣技艺与经典纹样结合,设计制作出一系列形制简约时尚却又千变万化的首饰系列作品;西兰卡普作为一种土家族织锦,将其织法技艺及图案元素用于制作眼罩、护照夹或传统蜂蜜包装,让产品既有实用性又带有文化属性……
银饰
师生们对当地非遗文化进行多方位整合,提取当地传统技艺中的色彩、工艺、织法、图形等元素,与当地手艺人一道成功打造出了涵盖家具、家居、诞生礼、服装、首饰、生态农产品、旅行用品、户外用品八大系列的71件帮扶成果,在成果分享会上受到各界关注。
“重塑”让非遗“老枝萌新芽”
“从前我们只是想着用对苗绣的这份喜爱来维持自己的生计,现在我们想用喜爱让苗绣这样的非遗能够传承下去。”分享会上,与苏大师生合作创作苗绣作品的土家族绣娘冉娇动情地说。“同学们在苗绣上做足了功课,创新产品的设计在保持原有非遗技艺的前提下与时代接轨,非常难得,这也给了我们从事苗绣手工艺的艺人们非常大的启发。”
不仅“再设计”大获赞赏,“新发现”也令人欣喜。师生们通过分析发现,苗绣有71种色彩,粉红色系用色最多,喜欢以深蓝色突显粉红色。“时尚界每年都有流行色,将苗绣的色彩与未来趋势报告结合,就可以帮助制定下一年苗绣的生产、销售计划,这就是统计苗绣色彩的意义。”法国国家设计-色彩-材质研究院院长,法国图卢兹大学Celine Caumon教授也带着学生参加了这次“文创之旅”。
银饰
“我们针对当地非遗技艺,从工艺、结构到材质的运用都进行了研究与重塑,并结合生活对其再设计,让非遗走出博物馆,真正以实物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满足审美需求的同时也能为人们所用,不再只是一种文化体验。”作为班长的王航航深有感触。
“非常期盼这些作品能早日走向市场,传播非遗文化造福酉阳。”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处处长王发荣坦言,这既是一次教学实践,更是一次推动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践行。
如今,酉阳之行得到多方关注,艺术学院师生收到的各地“邀约”不断。目前学院正与苏州昆山锦溪镇对接,将致力于把此次实践活动转化出来的产品进一步产业化。
“看见大山不仅仅是看见风光旖旎的武陵山脉,或许也可以作为国家‘精准扶贫’的另一个视角。应当从根源上焕发手艺人在地文化的自信心,,配备相关财力支持,加上高校产学研结合设计转化,再进行科学合理的商业运用,大山里的项目需要政、产、学、研、商联合发展,才能从容起航。”苏大范炜焱老师表示,会继续走在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上,让非遗技艺真正回归生活,在现代的生活土壤中创作创新,在非遗的老枝上萌发新芽。
(苏报融媒记者 崔阳阳 通讯员 丁姗 杨舒婷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