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在四年一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大丰收(2)
2009年开始,为了进一步推进教育科研工作深入开展,我市开展了合肥市教育科研基地学校评选挂牌工作,截至目前,已命名了三批,进一步推进了我市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教育科研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服务,加强教育科研的规范化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此外,市教育局积极组织开展送培送教、教学帮扶、巡回示教、城乡学校互助等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通过有效教研活动不断提升农村教师专业水平,促进城乡学校教学质量均衡发展。统计显示,2013年以来,我市开展送培送教共110场,为超过14000名农村中小学教师送上一线名师名校长的教育教学智慧,充分发挥名师在深化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科学评价促发展
通过研究和努力,市教育局在高中教学综合评价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实际的应用和检验,于2011年创造性地构建了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融“五模块”(即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学科竞赛与特长、新课程落实与管理、学校教科研与教师专业成长)为一体的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市教育局以“促进学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提高质量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注重学校教育内涵发展,同时通过高中阶段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引导,促进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并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指导思想,创造性地构建了高考评价、学业水平测试评价、学科竞赛及学生特长活动评价、高中新课程改革落实情况评估、学校教科研成果和教师专业成长评估等五大模块的评价指标体系。
五大评价指标真正从根本上促使学校必须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必须服务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通过评价结果来看,不同类别学校的努力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充分调动了各类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发挥了评价的正确导向和激励作用,让不同层次和特色的学校各有目标,各有干头。通过科学的评价进一步引导学校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强化质量立校、质量兴校、质量强校的意识,激励各级各类学校立足校情、走特色办学之路,最终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
从2014年开始,我市率先在屯溪路小学、潜山路小学推广“中小学绿色指标评价”。按照市教育局规划,我市已经与上海市教委、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引进中小学生学业水平绿色指标评价体系,研究制定合肥版的“中小学绿色指标评价体系”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这种评价体系今后将推广到全市中小学。今后,我市中小学生拿到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单上,不再有具体的分数,取而代之的将是“优秀、良好+老师点评”这样的等级评价,“不排名次、只作诊断”这样的成绩单更能直观地反映学生情况。
新一轮课改常态化运作,必须以新的评价做支持。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绿色评价工作旨在发挥教育科学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引导学校、家长和社会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我市基础教育发展与提升有积极作用。
在2014年度全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测试及各县(市)区自评报告的基础上,市教研室与华东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研究院组成初中、小学两个调研小组,深入学校开展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状况实地调研活动。调研活动选择庐阳区、瑶海区、合肥高新区和长丰县的部分学校作为不同类型学校代表,每县区小学和初中学校各1所。通过走进课堂深度观察、召开师生座谈会以及采集平时测试和作业等相关信息,客观、全面地分析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状况,系统总结各地在提高中小学生学业成就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创新举措,深入调查现阶段影响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要素,发现、研究我市义务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促进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在全国开展教学成果奖励活动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检阅和展示。本次获奖项目,是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经过多年努力取得的创造性成果,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我市广大教师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严谨笃学、教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成就。市教育局将认真学习和应用好获奖成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