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为思政课教学添加“一键启动”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科学社会主义、思政课教学、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校纪检监察、参政党建设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林建华:坚持和加强国家政治制度建设】
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院长林建华表示,在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就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必须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健全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完善法治保障。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这些重要举措,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和重大贡献。
摘编自《光明日报》
信阳师范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李明认为,当今时代,互联网突破了课堂、学校和知识的传统边界,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只有赢得互联网,才能赢得青年;只有过好网络关,才能过好时代关。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要树立“思政课+”和“互联网+”的教学理念,既重视发挥传统思政课教学优势,又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快捷、海量、互动的优势和特点,把“面对面”与“键对键”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发挥信息技术的正效应。积极探索适应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教学新模式,运用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技术,利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回应大学生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和深层次问题,使思政课教学更有情怀、更有温度。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是增强获得感的重要手段,它追求的并不是两者简单相加的“加法效应”,而是深度融合的“乘法效应”,目的是在“老法宝”的基础上,为思政课教学添加“一键启动”,做到网上网下、课内课外互联互通,不断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
【潘家华: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要扁平化资源配置】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潘家华指出,我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要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发展、城市高质量发展。真正的制度创新,是推进高端优质的公共资源从过分垄断、集中的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走向中小城市、乡镇。许多地方的做法是兼并周边的县、乡,纳入辖区内,再进行城市内区域资源再均衡。结果是“城市大饼”越摊越大,对周边的资源虹吸力度越来越大。辖区外几乎得不到优质公共资源的布点,“大城市病”扩大,中小城市发展动能不足、乡村振兴缺乏活力。为此,要打破差异化配置公共资源的行政层级安排,实现均衡、均值的扁平化配置,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区域协调发展的着力点、乡村振兴的活力源泉。
摘编自《经济日报》
【叶静漪:维护立德树人的纯洁高地】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叶静漪指出,纪检监察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纪检监察工作要帮助广大师生认清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鲜亮底色,以立德为基础,以树人为根本,认真做好新时代党的教育工作,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维护者、遵循者、践行者,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培养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纪检监察工作要落实监督责任,抓住派驻体制改革的契机,按照“以政治立魂、以责任担当立威,以深化‘三转’立本、以提升本领立身”的要求,加强队伍建设,忠诚尽职履责,经得起磨砺、顶得住压力、打得赢硬仗。
摘编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王珊: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参政党综合素质】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编审王珊表示,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时刻不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使命担当,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具备时代意识、政党意识、方向意识和担当意识;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自身建设、履行职能的全过程,以科学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保障能力提升,用法治建设助推能力提升,通过理论创新带动能力提升;要把“五种能力”作为一个整体,全面加以部署、全方位加以推动,使参政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发挥出广大的作用。
摘编自《人民政协报》
(光明网记者 李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