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娱小报|如何应对假日“催婚”,有指南吗?
2019-02-12 19:55:08栏目:教学
今天是大年三十,许多仍在返乡途中或已经与家人团聚的年轻人,则纷纷得了一种过年不想走亲戚的病,“病因”是被催婚。
被催婚,可谓是每个单身年轻人,尤其是单身女孩的宿命,就连金字塔尖的女人也不能幸免。在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中,32岁的袁姗姗也遭遇了“大型催婚现场”。作为单身女性的袁珊珊,早上六点钟起床,运动、听英语、自己做早餐,但这样在她自己看来过得不错的生活,却遭到父亲、好友的连番吐槽,如生活迷糊、不会做家务、房间脏乱差等。身为大热剧女主角的她,因为单身,生活方式被360度全方位瞧不上。袁姗姗爸爸对她说:结婚,,是对家庭对国家对民族负责。同是单身女星的吴昕爸爸的观点则是:不结婚是不太正常。
《我家那闺女》截图
年轻人对婚姻生活的抗拒,与长辈对传统家庭生活的期待,势必会产生冲突。于是,阖家团圆的新年之际,也是长辈催婚之时。澎湃新闻从数据角度对催婚话术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调查表明,父母子女之间对适婚年龄的认知存在代际差异,90年代以来,中国男女的平均初婚年龄不断增长。父母眼中的适婚年龄,沿用的仍是早先他们结婚时的标准。此外,城乡之间或不同地区适婚年龄的认知也存在巨大差异。父母通常远离子女的生活圈,而两地之间的结婚年龄往往有很大不同。例如,2010年,北京市的平均初婚年龄已超过26岁,河北的初婚年龄还不到24岁。从整体上来说,呈现沿海地区结婚较晚,内陆地区结婚较早的态势。总之,父母与子女对什么时候应该结婚的理解都是基于自身的生活场景,彼此很难达成一致。
李思园在《为什么年轻人反感催婚》一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变化,婚姻已经不像我们父辈所想象的那样,能够作为未来生活的保障。在过去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婚姻生活能深化社会关系的联结,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协作与资源共享。但如今,即使独身生活同样不必担心生存的问题,甚至可以活得更加自由和丰富;相比之下,婚姻生活则更要劳心劳力,要被迫卷入到更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要求更多的奉献和付出。
李思园援引了埃里克·克里南博格的《单身生活》,指出越是富裕国家,独居的比例越高。一方面,生活富裕又带动个人主义的觉醒;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又解决了独身者的后顾之忧。这些因素都让我们预见到独居将是未来更普遍的生活方式。《单身生活》一书的序言中还引述了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的看法:当人们必将认识到家庭尤其是亲子关系所带来的巨大个人牺牲时——独立思考的男女们将会选择另外一种生活“舒适、自由、不为关爱所牵绊的生活,以及越来越多的享受其他有趣、新鲜事物的机会”。
以年轻人为主要读者的各个自媒体给年轻人出招:各个版本的“反催婚心理学指南”轮番登场,例如在春节黄金档大型家庭连续剧《催婚》上映期间,“耳背式” 防御的曝光度越来越高。这些心理学公众号写道:在与爸妈亲戚们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耳背装傻是基本招数。其原理是消磨长辈耐心,转换话题,把催婚话题扼杀在萌芽阶段。而面对亲朋好友们的种种灵魂拷问,要秉承“聪明地装傻,认真地敷衍”的宗旨,贯彻落实“选择性注意,间歇性失聪,持续性装聋作哑”十七字核心精神,营造出和谐温馨其乐融融的春节氛围。
同时,也有人以过年的名义,提倡年轻一代能和父母的“和解”。
腾讯《大家》作者张丰就认为,年轻人其实才是如今的家庭关系中更占优势的一方。这种和解,也是“强者”应有的姿态。张丰不无感慨地说,“一个白领,可以忍受单位领导300天,却不能忍受自己的父母7天。假期结束,他们会写出自己的“还乡记”,里面父母的形象多半不是正面的。而这种夸张的“虚构”,只是在强调自己的胜利罢了。”他乐观地指出,90后和父母的对抗大大减少了,他们更聪明地“驯化”父母。和80后相比,他们更多地回归家庭,当然,这种回归可能也充满着算计,很多父母对此也心知肚明。
作家张明扬则在澎湃新闻撰文,也表达了他对催婚的态度。他认为,对于大家庭式的过年而言,工作后是一个“坎”。每个人都会在过年的聚会期间接受各种“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之类的催问,这样的催问自然是有压力的,很多人在成年后可能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厌恶过年和家族聚会。但他认为,对于一个成年人而言,在任何情况下受到这种“关心”都是正常的,如果你领导“关心”你,你莫非就要因此愤然辞职了么?至少,在家里,这样的“关心”确定是善意的,并且是可以“捣浆糊”的,有什么是喝一杯酒不能解决的么?要知道,下一次这样的关心,可能就要等到明年了。张明扬还调侃自己已经加入了中老年利益集团,在过年时参与“关心”未育的弟弟,也是一种家庭欢乐,被怼一句,也是一个闹酒的理由。
催婚也许只是日新月异的当代中国的一个缩影。父母催婚与子女抗拒的拉扯,也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独有的互动形式吧!催婚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
美国杜克大学邮件门,是好意提醒还是种族歧视?
当地时间1月25日,美国杜克大学生物统计系研究生项目主管、助理教授梅根·尼利 (Megan Lee Neely) 发出的一封针对中国学生的邮件引发了轩然大波。原来,在这封邮件中,她建议学生不要在教学楼内说中文,她认为“这些学生没有抓住机会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而她发这封提醒性邮件的原因是,系内两位教授想要知道这些大声说中文的学生的名字,剥夺他们未来的实习机会。
在这封邮件被发出后,杜克大学的部分中国留学生很快组织了征集请愿的签名,敦促杜克大学对梅根·尼利涉嫌歧视的邮件展开调查。对于此事,杜克大学也迅速做出了回应。当地时间1月26日,生物统计专业所在的杜克大学医学院院长发出道歉信,强调学校对学生交流使用的语言没有限制,并尊重所有文化。尼利也在邮件中表示,“我对上一封邮件带来的伤害感到深切遗憾,那不是我的本意。”在校方调查后,尼利已辞去研究生项目主管一职,但仍保留生物统计学和生物信息学助理教授职位。
部分梅根·尼利邮件截图
随着事件在新闻媒体和社交平台被广泛讨论,网友们对尼利邮件中提到的两个教授涉嫌种族歧视达成了共识:因为讲中文就被剥夺参与研究项目和实习的机会,这种行为就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