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妨多些“补课”和“跳脱”
《昆明的雨》是汪曾祺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教学中发生了一件小事儿:开篇介绍作者时,在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后,我作小结导课:大家从介绍中已经知道:汪曾祺是我国现代作家,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他的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他笔下的《昆明的雨》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这时,我听到了一个小小的声音“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呢”?犹豫了一秒钟,我决定假装没听见,因为这不是本文的重点,也没有当众质疑,可以不讲。所以我就直奔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读文本,赏析佳句。当然,课堂任务顺利完成,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课后反思时,学生的疑问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我陷入思考:我们的课堂到底教什么?是否不是重点,不是预设的内容就不必要教学。对学生质疑生成的问题到底该如何处理。思索良久,我还是决定补上这一环节,因为这个小声质疑的同学也许只是那么灵光一闪,回答这个疑问也许无助于他学习本文,不能帮他提高成绩,但是他善于动脑善于思考的思维品质难能可贵,当别的同学满足于“是什么”的时候,他已想到了“为什么”,这种探究意识和钻研精神正是学生目前欠缺的核心素养之关键能力之一。
第二节课上,我在完成所有的教学目标之后,特意重提了前文问题,并对质疑的同学大加赞扬,然后当众解答:汪曾祺曾师从沈从文,对中国的古典文化有很深的造诣,注重作品当中的意境美,言有尽而意无穷。而意境美恰恰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核心。汪曾祺的创作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人们开始运用更加民主和自由的观点来反映社会问题,即文学史上常谓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而汪曾祺恰恰反其道而行,追求一种小农的,桃花源式的精神享受,是一种纯粹的文人精神上的自我追求,所以是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一个纯粹的文人。质疑问题解决了,所有同学对《昆明的雨》的主旨理解更加深刻了,这倒有点无心插柳的效果了。
补上这一个问题之后,我顺势引导学生学习了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而这首诗本该是24课的内容。在引导理解本诗语言平淡,意蕴深厚的特点后,重点理解陶渊明身处闹市却淡泊宁静的心境,再将汪曾祺身处艰苦环境中却依然追求宁静、美好生活的意趣进行对比赏析,使学生对千百年来中国文人士大夫的文化修养和品格操守、精神追求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激发起了他们课外阅读汪曾祺、陶渊明其他作品的兴趣,达到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课外阅读笔记学生呈现给了我更多的惊喜,他们还阅读了许多我未曾布置的文章,有一个好学的学生课间竟和我探讨起了“魏晋风骨”。如此“跳脱”的教学过程,,却产生了意想不到教学效果。
一、语文阅读教学绝不仅仅是教教材,拓展延伸才是重头戏。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真语文的倡导者王旭明老师在一次作报告时,引用了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的观点,他说“引导学生读书,首先要读好语文教材这本书,通过读这本书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引导学生用这些方法在课下读更多书,真正做到课内外紧密结合学语文”。可见,语文课功夫在课堂,效果在课外。课堂重在激情激趣,教会方法,课外大量的阅读,才是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有效办法。教学实践也证明,初中阶段语文成绩好的,往往是从小学就爱读书的学生。
二、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说明读书要有长进须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无疑者须教有疑”,第二阶段是“有疑者,却要无疑”。生疑—解疑—无疑这是深入钻研、积极思维的表现。“无疑者须教有疑”,是因为有疑才会有思;而有思才会使有疑者变无疑。疑点就是兴趣点,点拨得法,即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质疑要紧扣文本主旨、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展开,切不可为疑而疑。现阶段,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对文本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情感体会等“考点”的详细讲解记忆中,重讲解、轻质疑,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较少有质疑的机会,长此以往,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尚且如此,课后自然更甚。
三、开放的语文课堂需要教者更高的素养。
新课标中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不再仅仅是语文学科方面的专家,更是一个具有广博学识和开阔眼界的学者。初中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加之现在广泛的知识获得渠道,对文本的理解会更加多元,更加超前。所以,语文教师要随时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更新升级”,要变过去的“一桶水”为“长流水”,开阔的思维、清晰的思路、深厚的文化积淀、文学修养、出色的口才,还有适度的幽默,是上好一节充满智慧和快乐的语文课的必备素养。否则设疑不当,语言贫乏会让一节语文课的效果大打折扣。就像一位年轻教师在教学《社戏》一文时,提问:现在我们看戏看电影都吃什么呢?生答:爆米花、冰淇淋。师问:过去的人看戏吃什么呢?答:吃豆子。师问:为什么不吃爆米花、冰淇淋呢?答:因为没有。然后学生热情盎然地讨论起了爆米花和豆子哪个更好吃,导致课堂教学偏离。其实不难看出,《社戏》这篇小说并不是专门为了写看戏的,而是通过“我”与农村孩子看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淳朴的品质和聪明的才干,表现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毋庸置疑,老师的学科素养直接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
中国财经新闻网
sxjyb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