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红课”频出,教学创新该考虑了!
酸奶、奶酪、东坡肉……近日,浙江大学一门充满美食元素的“吃货课”在网络走红。在这门“网红课”上,琢磨美食配方、控制配料和火候、研究改善口感的方法成为常规操作,新颖的课程设置让不少学生大呼“过瘾”。
浙大“吃货课”走红网络
浙江大学有一门叫“动物产品加工实验”的课程最近走红网络,据说这门课程称得上是“吃货乐园”,十分受欢迎,上过这门课的同学都拍手叫好。
据任课老师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任大喜介绍,课程主要涉及乳品科学、肉品科学和蛋品科学三方面,以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实验课按照乳、肉、蛋分类,涉及酸奶、奶酪、乳饮料、东坡肉、腊肠、烤鸡翅、卤鸡爪、松花蛋、咸蛋等食品的制作。实验过程中所需用到的各种机器,比如冰淇淋机、烤箱、灌肠机、奶酪匀质机、电磁炉,甚至连包装酸奶的封口机都一应俱全。
为了更规范严谨地进行操作,任大喜会在实验课前先介绍实验流程和要点,给出制作配方,教大家如何控制配料和火候,同时示范各种机器的用法。按照老师给出的配方,即使是从未学过烹饪的“小白”,做出来的食物也是既好看又好吃。这也难怪这门课被称为了“吃货课”。
各路网红课一直在线
近两年,为提升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各大高校教师可谓高招频出。高校“网红课”也频繁出现在热搜新闻上↓↓
南京农业大学:“运动减脂课”
南京农业大学有一门特别的选修课——“运动减脂课”。长得胖的才有资格选这门课,减掉的肉还能拿来当学分,引起众多网友羡慕。
一学期课程,学生除了要接受仰卧起坐、曲臂支撑、平板支撑等训练,还要每天到跑步机上慢跑。更有“外景课”,爬中山陵台阶、绿道慢跑、公园漫步,在室外“有氧减肥”。
此外,任课老师还设计了一套《运动减脂课程日志》,当中有详细的各类食物卡路里参考数据,并要求同学们进行每日“进食记录”。不少学生在这门课上成功甩肉。
中南大学:“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
从2012年起,徐海老师在中南大学开设了“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课程,深受学生们欢迎。课程结合柯南动漫剧情,设计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引导思维、情景感受强且学生喜闻乐见的八大栏目。这些栏目包括“跟柯南温剧情、跟柯南学化学、跟柯南走四方、跟柯南炫魔术、跟柯南妙推理、跟柯南听音乐、跟柯南做练习、跟柯南作总结”等。
此外,还有大连海事大学“宠物欣赏与饲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婚恋心理学”、天津大学“恋爱课”等,这些“网红课”让众多网友大呼“优秀”。
其实,无论是别出心裁的课程安排还是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都是高等教育课程创新的有益尝试。轻松愉快的氛围,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课程安排与时代特色相结合的创新之举值得“点赞”,“网红课”流行背后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关注。
一方面,高校教学走“网红”路线,在获得更多关注度的同时也需要关注课程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可能会受到“网红”名头的吸引,不假思索地选择课程,甚至滋生“玩一玩”“混学分”的心态。“网红课”不能只图一时热闹,而是更要让学生在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教学环境中收获真知。
教学需要创新,高校怎么做?
虽说高校“网红课”让很多人感叹大学的课并不枯燥,甚至有人直白地说,“要是我的课是这种网红课,我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现实是,更多的大学课程并不“网红”,而且很多大学课堂也不活跃。
麦可思数据显示,在2017届中国本科生中,认为母校的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学生有46%,38%的学生觉得“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同时,有32%的学生希望母校能改进“课堂上让学生参与不够”的问题。
对此,很多高校教学创新方式花样百出、层出不穷,学校和相关机构为了尽可能提升教育质量使出了浑身解数。而关于教学创新,密西根州立大学的做法或许可以参考。
2016年,密西根州立大学成立了教学创新中心——学习与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按照密西根州立大学的想法,创新中心的作用不是引领教学创新行动,,而是在学校教学创新过程中发挥催化剂的作用,促进教学创新与技术手段的两相结合,通过开展院系合作、创造机会、促进创新,提升密西根州立大学的活力与创造力,并为培育学生成才献计献策的人士竭力提供帮助。杰夫·格拉比尔受命担任这个新机构的指挥官。
在格拉比尔的领导下,创新中心现有工作人员42名,包括教学设计师、学习设计师、课程理论家、媒体专家、教育技术专家,以及由6位学校要职人员组成的咨询团队。同时,创新中心采用流动性的管理机制,针对不同的项目组建专门的委员会负责跟进。委员会内不仅包括创新中心自己的人员,还会根据具体项目从学校不同院系、不同部门甚至是校外临时安排相关人员加入。
创新中心还联合教务长办公室、学生注册办公室、院校研究办公室、技术部门和学生服务部门组建了学习分析团队,负责利用教育大数据,综合应用统计、机器学习、教育理论、心理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进行分析研究,以帮助学习者获得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另一边,怎样才能调动大课学生的积极性是整个密西根州立大学面临的挑战。该校心理学副教授乔纳森·韦弗曾为此辗转难眠。在超过600名学生的心理学概论课上,韦弗老师滔滔不绝地介绍各种心理疾患,屏幕上配合播放精心挑选的表现心理疾病的电影片段。韦弗老师还设计了课堂小测验,使如此多的学生能集中精神专心听课。可事与愿违,不少学生还是心不在焉。
韦弗把目光转向了创新中心。创新中心的学习设计师萨拉·格雷特和其他同事协助韦弗制定了通过数据分析来重新设计课程的策略。创新中心对每一个改进课堂效果的建议都进行研究以评估效果,而不像以前单纯凭借直觉判断来决定是否采用某种方法。韦弗还会每周与格雷特碰头获取创新中心给出的建议。
学习情况不佳的学生反映的问题之一是“与同学不熟”。对此,韦弗和格雷特决定在2018年下学期建立强制性的网上学习小组,培养一些本科生作为“学习助手”,主要帮助助教管理小组学习情况,并以此增强学生间的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