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教学:中印关系发展新路径(2)
34岁的翁俊泳,,本科专业是园林设计,曾在大专院校任教。2013年,他前往印度著名的瑜伽教学中心瑞诗凯诗(Rishikesh),进行了一个月的学习。2017年4月,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虽然瑜伽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但他相信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瑜伽)硕士研究生们还是大有作为的。他说,“中国的瑜伽市场问题很多,比如:师资匮乏、训练课程不规范,因此急需专业的瑜伽老师。”
对此,曾经担任过一年瑜伽老师的平瑞娟也深有同感。 “许多健身房、训练机构里的瑜伽教练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些什么,也从不思考这是否科学合理。他们只知道原模原样照搬给学生。”
中印瑜伽学院副院长郎功勋,对12名研究生寄予厚望。他说:“中国快速发展的瑜伽市场迫切需要专业的瑜伽人才。”他强调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瑜伽)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不仅能从文化层面增进中印之间的沟通交流;还致力于培养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兼备的专业人才,将有效解决师资匮乏的问题。
中印瑜伽学院的瑜伽教学团队由来自中国、印度的瑜伽专家们组成。学院除了自行招聘瑜伽导师外,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ICCR)每年还向学院选派两名印度瑜伽大师到校任教。
谈到学院的长期发展目标,郎功勋副院长认为学院作为中国瑜伽教育、培训的先行者,不仅要培养顶级的瑜伽教练、瑜伽科研人员,还要培养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 “这批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瑜伽)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定会对瑜伽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