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大探索多种教学形式 让思政课“动起来”“火起来”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张雅博 报道:“从入学接触到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始,我便对思政课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学生闫腾飞介绍,“在思政课上,老师鼓励我们调研、讨论、发言,让我们逐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
中国民航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着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坚持把握形势、实事求是、协同成事“三原则”,立足服务民航、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结合行业需求,积极探索大学思政教育新途径,努力让思政课“立起来”“活起来”“动起来”“火起来”。
“中航大思政课教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些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勇介绍,“我们还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借力慕课、互联网资源,通过案例研讨、情景剧、辩论赛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引发深入思考,让思政理论真正入脑、入心、入行。”目前,中航大思政课获天津市大学生思政公开课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教育部大学生思政公开课大赛三等奖1项。
为了提高教学的丰富性和实用性,中航大将辅导员队伍、党政人员、专业教师都吸纳到大思政课堂教师队伍中来,通过潜移默化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志愿服务、企业实践、基层帮扶等领域,中航大定期组织大学生开展“实践行”活动,且每年都会召开大学生优秀社会实践报告宣讲会等。
作为一所行业院校,中国民航大学的思政课建设还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进一步将政治理论学习和中国民航发展的历史与实际结合起来,与民航行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将民航的道德规范、职业操守、发展战略等内容融入思政课当中,实现民航特色化教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庆西将最著名的“两航起义”融入课程改革创新中,将“中国民航英雄机组”事迹编辑成一个教学案例,课程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马克思主义学院还成立了人文艺术教研室,紧密结合民航特色,从加强实操环节入手,创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提升工程,创建“天问大讲堂”校园文化品牌。目前,已经建立起以中国传统文化课为统领、涵盖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艺术实践与创作实验室的示范作用,适时开设了多媒体辅助音乐创作及演奏、双排键电子管风琴演奏实践等多门实践课程,实现了艺术类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