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调研手记
时间:2018年6月12日
地点:大化瑶族自治县
成败系于产业“造血”
2018年6月12日,前往大化瑶族自治县调研。先在县城换乘越野车,在崎岖山路走了两个半小时到达七百弄乡弄平村,下午沿土石路步行半个小时,又顺着陡峭湿滑的羊肠小道攀爬20多分钟,终于进入极度贫困的弄兄屯。对这片被联合国官员称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土地,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仍被眼前景象深深震撼:
一望无际的大山,人们分散居住在深山坳里,住着半干栏式或全地居式木房子,底层“住”牲口,上层住人,上下层以木板相隔,牲畜粪便臭味透过缝隙直往上冒。“碗一块、瓢一块”的山窝石缝地,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石缝地只能种少许玉米,人吃,猪也吃。靠着稀少又贫瘠的石缝地,谋生真是不易,几乎谈不上产业发展。贫困也在祖祖辈辈中传递下来。
类似这样的地区,我后来还去了都安、东兰等深度贫困县,进一步认识到,这些地方之所以贫困,普遍性的原因就是自然条件恶劣,缺乏产业。
找不到产业、找不准产业,往往让许多贫困群众“有力无处使”,渐渐失去信心,失去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总书记看得十分准,找到了“穷”根。和乡亲们交流时,他们对我谈得最多的话题、最大的期盼,就是希望加快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
时间:2018年国庆前夕
地点:龙胜各族自治县
易地扶贫搬迁不能一搬了之
去年国庆前夕在龙胜各族自治县调研,晚饭后8点多临时起意到住地附近的安置小区“老乡家园”看一看。这个小区建设得挺好,但少了“人气”,不少人家窗户看不见亮灯,连续敲了几家房门都没人应,最后在七楼才敲开搬迁户吴广文的家门。他对我讲,全家9口人,搬进110多平方米的新居后,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小孩读书、老人看病方便多了,但找到稳定的工作还不容易,为此他父亲还住在50多公里外的老家房子里,舍不得撂荒几亩山地。
“跑那么远回去种地,不划算也不现实。”“老乡家园”的情况显然不是个案,“交钥匙”不等于“安居”,搬迁后还有原村屯耕地林地管理、安置点社会治理、后续跟踪扶持等大量工作要做。贫困群众从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搬出来后,生产生活方式根本改变,在安置区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必须引入社区治理模式,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配套服务,持续帮扶,让搬迁群众更好融入安置地社会,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今后依然会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但从安置区孩子们的灿烂笑容里,会深深感到:搬出来了,就播下了美好生活的希望;稳定住,就迈进了新生活。
时间:2018年10月
地点:融水苗族自治县拱洞乡龙圩村龙圩屯
“两不愁三保障”是底线任务
去年10月,我到融水苗族自治县拱洞乡龙圩村龙圩屯调研,认识了贫困户龙关屯,他的精神令人感动。他含辛茹苦把两个孩子培养成大学生,现在孩子毕业了,,还了旧债,还盖了新房,日子很快好起来。在多次走访中,我看到虽然贫有百样、困有千种,但很多都可以从教育上找到根源。近年来,广西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1925所,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100多万人次,劝返贫困户辍学适龄学生4584人,让贫困家庭孩子“上得了学”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令人忧虑的是,“读书无用论”在一些贫困地区仍有市场,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失学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引起我们高度警惕,切实加以解决。
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强调“两不愁”基本解决了,“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要求加大工作力度,拿出过硬举措和办法,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从广西情况看,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主要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这“3+1”上,必须下更大力气、做更大投入。
时间:2019年1月
地点: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水洞村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
今年1月,我到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水洞村调研,发现这个位于大山深处、多民族聚居的村落有不少人家盖起了洋气的“乡村别墅”。镇党委书记施斌同志告诉我,6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住着茅草房的穷村。“那时村民靠种玉米为生,一年到头难以吃上一顿白米饭。”后来,在新的村党支部带领下,全村把工作重心放到抓特色产业、促农增收、助农脱贫上,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种桑养蚕,成了全县的“蚕桑第一村”。
调研中,我真切地看到,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广西各地只要村党组织这个“主心骨”硬起来,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带动群众扎扎实实地干,贫困群众的“腰杆子”就能挺起来,“钱袋子”就能鼓起来,村级集体经济就能“壮”起来。
详情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