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里本该有星星(影评)
——看《何以为家》有感
陈泓洁
人越长大,似乎越不忍接触一些残忍绝望的故事,但事实上,这个世界,从不缺少残酷,不是我们不接触就能够回避得了的。电影《何以为家》便是最近在上映的一部以残酷为主题的影片,看完让人无比压抑,,残酷的剧情,残酷的本质。
看《何以为家》前,我只看了一眼豆瓣评分。看完影片之后,心情沉重,清晰地听到散场时其他观众表示再也不要看这样的电影,实在扎心。但我想,我们仍旧需要这样的电影,去展现那些丑恶与残酷,它们是有记录价值的。
电影故事以倒叙的手法展开,12岁的小男孩赞恩,因持刀伤人被拘留,绝望之下他将亲生父母告上法庭,在赞恩的控诉里,父母生下赞恩与其兄弟姐妹,却丝毫未尽养育的责任,他们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在赞恩仇恨而绝望的眼神里,你完全想象不到这是一个12岁的小孩。
赞恩为何要持刀伤人呢?因为他最亲爱的妹妹萨哈,被父母卖给了小卖部老板阿萨德做妻子,萨哈最终因早孕大出血未能及时救治而去世,赞恩得知消息后暴怒,愤而伤人,做出了他所能够做的最大反抗。
赞恩一家人是叙利亚难民,逃亡到黎巴嫩后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一家人挤在破烂不堪的房子里,他们没有身份证明,父母只能做散工,孩子们必须为小卖部打工、到街上卖果汁以贴补家用。家里孩子很多,嘈杂不堪,父母不管不顾,烦闷的时候还会打骂他们出气,12岁的赞恩有着和年纪不符的成熟,他受不了这样的生活,特别是当他得知父母要把妹妹萨哈卖掉时,赞恩想要设法拯救妹妹,他拼命阻止,试图带着妹妹一起逃跑,最后得到的只是父母的一顿呵斥和打骂。
片中,萨恩离家出走过一次,遇见单亲母亲泰格雷斯,他住在泰格雷斯家,为她照顾仅2岁的儿子约纳斯,泰格雷斯由于非法入境需要假身份证,为了攒钱,她被迫出卖肉体,结果在黎巴嫩警方扫黄行动中被捕,泰格雷斯被监狱收押期间,12岁的萨恩带着2岁的约纳斯过了一段极度艰难的日子。这是片中较长的段落,为了养活自己和约纳斯,赞恩不得不拼尽全力,乞讨、偷摸、学着一个人制作并贩卖软性毒品饮料,就像之前协助母亲一样,为了生存,他们活得就像蟑螂或臭虫那般。
电影展现赞恩与约纳斯一同乞讨生活的段落,甚至有些让人忍俊不禁的桥段,譬如赞恩骗别人约纳斯为何是黑皮肤时,他说因为妈妈在生约纳斯那段时间喝多了黑咖啡;又譬如约纳斯这个小黑人在片中极活跃的身体姿态,实在容易逗笑观众。表面上有多幽默,故事的骨子就有多绝望。
最终赞恩不得不卖掉约纳斯,他想要筹钱出国,逃离这永无止境的日子。最讽刺的桥段莫过于此了,父母卖掉自己的妹妹萨哈,赞恩也只能抛下那个不是弟弟却胜似弟弟的约纳斯。
赞恩并不是特例,他只是无数难民堆里并不起眼的一个。若不是《何以为家》这部电影,我们也不会记住赞恩这个名字。生而为人,何以为家?这不仅仅是赞恩一家人的命运,电影还从侧面展现了许多其他难民,影片自始至终夹带着一股聒噪而吵闹的人群声,流浪街头的孩子遍地都是,躲在阴暗角落里,尽是消瘦而病弱的难民群。
相比之下,赞恩已经很幸运了。名为赞恩·阿尔·拉菲亚的小演员,2004年出生于叙利亚西南部城市达拉,后以难民身份和家人逃往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市,并在那里居住了八年,他在片中扮演同名的自己,演着自己的故事。电影推出后,在国际范围内均获得认可,赞恩全家得以迁往挪威并在那里接受学校教育。
的确,现实中少有像赞恩这样的贫穷者,他父母的形象或许才是常态。但正如在法庭上哭泣的母亲所说,她自己也在11岁出嫁,她的举动不过是穷人无奈又寻常的做法罢了。《何以为家》拍的是一个中东的故事,但也是全世界穷人的故事。
导演的本意或许不是要责备赞恩父母这种生而不养、不负责任的“生育癌”行为,而是要提醒所有身处舒适的人,有这样一群人存在着,我们是否可以为之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