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森林的经典散文随笔(2)
活在城市,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在得到金钱,权势和名利的同时又丢失了多少超越名利的东西。阴暗的潮湿的班驳的大楼,站成一片森林却透不过的阳光的穿梭和明媚,照不亮人心的逼仄和狭隘,因为水泥森林的密度比树厚,温度比冰冷。是站着的冷血。
我们不反对城市的发展,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有着城市标志的人都陷在漠视人情尔虞我诈的物欲横流中,我们依然坚信,当芸芸众生大都在昧昧昏睡时,有那么几个人在守护着那轮人情之月。可是,几个人太少,我们渴望的是更多的人来挽救那日远去的温情,淳朴,友爱与诚信。
有时想想,年幼无知是对城市的期盼,到头来不过是自我的嘲弄。儿童以纯稚的眼光看世界,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不考虑事物的商品价值。总以为金碧辉煌的楼阁奠基着建筑的好坏,无关美丑;总以为车水马龙的交通折射着道路的好坏,无关美丑;总以为耀眼的霓红灯火闪现着夜市的好坏,无关美丑。可是,在他们终于长大终于迈入城市后才发现,原来所有的所有不仅有好坏还有美丑。也许美人眸在笑心却如蛇蝎般算计他人,也许无颜者却有着他人所无法企及的心灵美。世人肤浅,看之不透。终于在一次次被所谓的美欺骗后才豁然清醒。都市的欲望是永不消退的瘟疫,蔓延在都市森林的角角落落。淡然若陶潜者才能幸免而其他庸俗者将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城市,城市。“如同没有围墙的囚房,令人疲惫窒息。”几米画本如是说。都市人的笑,很少令人感到温暖,因为你永远猜不透那笑是发自内心还是迷惑人心。门与门的距离是心中认识层面的天涯与海角。都说城市是这个社会文明发展的象征,可是在今天这个人情逐渐丧失的社会,所谓发展所谓文明是否又要重新定义了?
“很想躲开都城,进而对呼唤城市文明的必要性产生怀疑”学者余秋雨先生在《脆弱的都城》中写道。我想,不仅余先生,还有更多的关心社会文明的学者,作家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城市如斯发展下去。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的也是我必须说的是,我真的不反对城市,只是衷心期盼城市的发展是以温暖诚信为伴而非冰冷算计为侣。也许城市的发展势必回显示出人类心底关于黑暗的底线,可是我们是人类,是自诩高于动物坚信人定胜天的的人类,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身为人类的我们定会克服这些逼仄,回归本真。
否则,我们的城市也许会如那煊赫一时的楼兰古城般彻底地淡出。那时的我们恐怕是哭倒长城也无济于事了。
关于森林的经典散文随笔:在森林里
好久没到山上来了,两个月前来过一次,也就看了两眼便匆匆离去,根本无心留意山间的一草一木,而这一次,我却要在这森林里呆上好几个小时,与森林里的万物同呼吸,共蓝天白云,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森林里除了花草树木,还有无数生物,目光所及处,蚊虫飞舞,蚂蚁搬家,蝉声绕林,还有碧绿的螳螂,一闪而过的蝴蝶,以及隐藏在深草里的毒蛇……这些在城市里千年一遇的东西,在森林里却遍及各地。
闲来无事,用零食填补嘴巴的寂寞和烦躁的心情,垃圾随手扔在地上,不一会儿,竟引来了一群蚂蚁,我有些愕然,因为我吃的是辣制食品,蚂蚁也能吃吗?它不怕辣吗?我不禁怀疑,可是,在我猜想间,蚂蚁已经排好队搬辣椒皮了,还有一群如饥似渴的饮辣椒油,我愣住了,看着我吃不完的残屑被蚂蚁干掉,不知道它们吃了会不会生病,最好不要,不然我会内疚的
森林里信号微弱,想打一个电话都成了一种奢望,突然特别想念那些亲爱的朋友们,不知道他们过得可好,有没有想念我,不知何时才能相聚,对酒当歌。平时有信号的时候,一心忙于各种,现在闲了,却依旧无法畅谈,不禁黯然神伤。
后天就要上班了,离放暑假仅仅五天,竟有些迫不及待了,工资虽然不多,但养活自己还是绰绰有余,说不定哪天不开心了,我就开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远离这里,到一个谁也不认识的地方去。看看别人的生活。学学别人的快乐。
要下山了,竟有些不舍,因为那野花的芬香我还没闻够,野草的嫩绿我还没看够,蝉的歌声我还没听够,这种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做的氛围我还没享受够,不知下次归来时,又是何年!我是这样深爱着这一片土地。甚至想着某天我要是厌倦了城市,我就搬到这里来,搭一小屋,种几亩薄田,养几只白兔,过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只是不知有没有人陪我,有没有人不认为我是疯子。如果有,我想,我肯定会来的。
无聊的时候就看看书,写写诗,种种花,钓钓鱼……想着就诗情画意
再见了,森林,等我再回来,与你为伴。让你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