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未来教育:孩子们的知识从哪来,学校会消失么?
人民网北京10月17日电(何淼 李依环 实习生黄钰霖)17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未来教育研讨会暨第二届PDC国际教育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中国科学技术馆同步举行。来自海内外的近二十位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未来教育的变革和发展”这一议题展开交流。
国家总督学陶西平发贺信预祝此次国际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他认为PDC教育这一探索赋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是通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探索未来教育是迎接日益发展变化未来世界的重要课题。PDC国际教育联盟发起人马骏向嘉宾介绍了PDC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
PDC国际教育联盟发起人、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马骏(呼家楼中心小学/供图)
马骏表示,PDC通过项目群育人方式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让知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生存与生活能力,让教育回归生活,把孩子培养成完整而真实的人。现在的孩子都是“00后、10后”们,他们身上带着浓郁的时代特色,再用过去的方式教育孩子,,就是剥夺孩子的未来,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什么才是真正值得学习的有用知识,哪些能力是孩子们闯荡世界所必须的,怎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顾明远(呼家楼中心小学/供图)
众多与会嘉宾纷纷发表了各自关于未来教育发展的观点。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顾明远认为,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优势风险并存,如何发挥优势,让这项技术充分发挥育人作用,是未来教育发展中会遇到的挑战。未来学校是否会消失、转变为学习中心呢?他认为学习中心可以有,人人都可以学习,但是学习中心不是学校,一个学校必须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学生,如果光有学生那是自学,不是教育。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朱永新(呼家楼中心小学/供图)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朱永新表达了自己对未来教育的畅想:未来学习不同于现在的教材内容体系,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建构他们的知识体系,而不是把一个基层的知识体系全教给他们。
教育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室主任高书国(呼家楼中心小学/供图)
教育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室主任高书国表示,教育变革是目前我国进入“大国办强”教育阶段不可或缺的环节。如何将教育理论用正确、易懂的语言传播给教育工作者是十分重要。在讨论讲教育的科学性、教育理论的系统性和教育理论的完整性的同时可能忽视了教育理论的可接受性,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不会说,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让同行听得懂,让老百姓接受,这一点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呼家楼中心小学/供图)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认为未来学校能够赋予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幸福的教育。未来教育是以追求更美好的教育为目标,这个是未来教育和未来学校的一个核心宗旨。
多位来自世界及国内教育领域的专家们在圆桌论坛环节进行了友好而热烈的交流,共同分享了各自国家在教育领域先进的理念和成熟的经验。据了解,PDC是英语Project(项目)、Driven(驱动)、Creation(生成)的简写,是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于2016年2月提出的一套适合中国学生发展的本土化的创新型实践育人系统。PDC教育以全新的载体——“项目群”作为理念实施的载体。该项目群涉及孩子成长的六大类,即发现自我、了解自然、探秘科学、解读人文、回归生活及体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