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人之笔写军人之魂
——读段平新著《宋文骢》
井 岗
段平新著《宋文骢:从游击队员到歼10之父》(以下简称《宋文骢》),很好地把握住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与文学性特质,经反复修改,五易其稿,终成精品,读来令人精神振奋。作者将小说创作的手法与技巧运用到报告文学中,在文本结构、人物刻画、语言运用上反复打磨,使之大大增强了精神高度与思想维度。
作为一名军人,遇到与自己精神高度契合的创作素材,自然会引燃其强烈的表达欲望,以至才思敏捷,文如泉涌,汩汩流淌出《宋文骢》20万言的精彩篇章。作者的军人经历,引起了他对战争、对武器装备和全球军事动态的高度关注。这为他军旅题材作品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当然,非虚构的报告文学,决定了作者只能在忠实于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施展才华,谋篇布局,化用素材。
为写好这部作品,段平下足了走访调查工夫。他多次往返于昆明、大理、沈阳、哈尔滨等宋文骢学习、工作、生活过的地方,获取第一手资料。宋文骢的事迹材料极为丰富,经作家认真剪裁,突出了宋文骢的辉煌业绩。《宋文骢》详细记述了中国航空科学技术领域的优秀带头人宋文骢光辉感人的一生,他曾从事歼8、歼7C、歼10飞机的研制,是中国飞机设计战术性能气动布局专业组创建人之一,建起了中国第一个航空电子系统研究室。因功勋卓著,当选为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作为总设计师,他把自己的生日改为歼10战斗机的首飞日。歼10首飞18周年纪念日前一天,2016年3月22日,宋文骢走完了他86岁的人生旅程。
优秀的报告文学,是时代的号角,历史的见证。段平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从国家战略角度切入,将军事尖端武器的研制关涉国家安全、捍卫祖国领空、维护国家尊严的宏大视角来叙写,将歼10、歼20等尖端战机的研制及列装空军的重要性展示出来。宋文骢的研究成果,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空军实力与军事布局。作品开篇就从陆军、海军、空军的发展对比中指出“现代战争中,谁掌握了制空权,就等于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甚至就取得了战争的主导地位”,接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五次中东战争等实例中说明性能优良的战机是制胜的法宝。
面对宋文骢这样一位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怎样才能把他写得逼真传神,富有感染力,考验着作者的创作水平。作者不是把他当神来写,而是从他学生时代的生活细节写起,他在教会学校学习了英语和法语两门外语,这为他后来被调入“边纵”司令部情报处和进入军事院校深造创造了条件。进入科研一线后,宋文骢从大局出发,立足国情,走在战机研发的前列,以一名科学家的胸襟、情怀、胆识与气度,带出一支勇于创新、脚踏实地干事的科研队伍。面对人生逆境,宋老从不言败,最终在先进战机的研制上大器晚成。
段平是一个善讲故事的人。每个章节都围绕飞机来说事。《宋文骢》在情节的设置、文字的打磨和细节的雕琢上,精致入微,包括每个章节,都冠以四字标题,排列整齐,纲举目张。整件作品结构均衡,首尾勾连,前后呼应,在谋篇布局上匠心独运。在《前言》部分就直奔主题,强调空军的重要性,以倒叙的手法讲述宋文骢在军事重器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与国际影响力,画出他在中国航空科学技术领域的坐标:他是中国飞机设计战术性能气动布局专业组创建人之一,建起了中国第一个航空电子系统研究室;他长期从事歼8、歼7C以及歼10飞机的研制,被誉为中国“歼10之父”。从正文开始,,基本按宋文骢少年时代心怀救国壮志、中年奋发强国雄心、老年登顶研制国之重器的时间顺序安排故事情节,中间有插叙、倒叙、补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宋老长期蓄积力量,为的是一展宏图,报效祖国。带领一个充满活力的优秀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自主设计制造出第三代战斗机——歼10。歼10的成功研制及列装空军,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先进战机跻身世界航空先进行列。
段平在写作中吸收了小说时空的处理方式和小说的意向、寓言甚至隐喻之类的手法。作品中的很多细节描写,感人至深。由于从事保密度极高的任务,父母兄弟都不知道宋文骢到底是做什么的。32岁还没有结婚的宋文骢让家里人着急,让二弟专程去探望他,二弟无意间看见书柜里有几本医学类书籍,于是写信告诉家里,说哥哥当了大夫,而且是军医,救死扶伤,哪里有时间谈情说爱?中国对歼10适度解密后,一些报纸和杂志开始在公开报道中将宋文骢称为“歼10之父”,家人这才恍然大悟。报告文学的细节化、经典化,其实就是文学化。歼10首飞的场景描写生动感人。1998年3月23日,68岁的宋文骢像是送自己的孩子进考场一样,一直将战斗机送到起飞线。首飞成功,当飞行员雷强从驾驶舱走出时,他猛冲上去,“张开双臂像拥抱久别的情人,将雷强一把拥进了怀里。”而雷强因兴奋甚至忘了规定的报告词,行过军礼后,顺势向宋文骢伸出了大拇指:“棒极了,宋总!这才叫真正的飞机!”那一刻,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些细节描写又是有节制的,主人翁的语言朴实而自然,是真情的流露,更加真实感人。
《宋文骢》紧贴人物性情来写,使之血肉丰满,充满人情味。常年从事飞机研究工作的宋文骢有时出语很“杠”。当听说让他到北京参加一个新型飞机研制会议只是为601所“参谋参谋”时,云南人特有的耿直在宋文骢身上表露无遗,他没好气道:“既然方案都定了,还让我去干什么?”最终却一气呵成,拿出了自己全新的设计方案。“如果要说我还有什么遗憾,那就是人的寿命太短,时间太少了。如果人能够活到100岁、200岁,那我还能为自己的国家研制几架飞机。”语言人情味和力度的增强,大大提高了作品动人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