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阶梯
酒醉后的清醒
16岁那年,我在读很关键的高三。那时候,已经是1984年的秋天。
经过了几年高考,全社会对上大学这件事情已经变得格外重视。我上高三这一年,明显感受到了家人、老师对我的期望。毫无疑问,来年的高考,成了我高三这一年冲刺的目标。
遗憾的是,我自己却没有这种紧张感。在班里,有一半是从外地来的住校生,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因而成熟得似乎也比我早。平日里,他们勤奋刻苦,抱着来年的高考一举中的信念。看着他们刻苦学习,我却迟迟找不到感觉。我心里着急,也知道高考将至,那是人生中面临的第一次大考;但一直以来松散惯了,一脚刹车踩下去,带着惯性的车轮不会马上停下来。因此,高三上学期过去,我的学习虽然有些起色,效果却并不明显,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水平。直到这学期过后的春节期间,一个意外事件的发生,才如当头棒喝一般,让我的头脑清醒过来。
大年初二,我和初中同学聚会,不太会喝酒的我们,鬼使神差般地买来很多酒。也许因为这个时候大家都面临高考,大多数人心里没底,压力也大,因而不胜酒力的我们,竟奇迹般地将买来的酒都喝了下去。后果严重,我神志不清地告别了同学,骑上自行车回家。
由于酒精的作用,一路上,我不知摔了多少跟头。到家门口的时候,我的衣服又脏又破,浑身上下好多地方还流了血,自己却毫无感觉,若无其事地走进家门。
当时,母亲正在家中做菜,姥姥要过生日,家中一片喜庆的气氛。正在做菜的母亲看到走进家门的我,一下子惊呆了。可能是我浑身沾满泥土和鲜血的样子,让母亲大为震惊,手中切菜的刀一下将自己的手指切了个口子,母亲的血又染红了菜板。
家里一下子乱了,亲人们对我又是心疼,又是生气,而母亲又受了伤。后来我想,那一瞬间,刀伤不会让她的身体感到疼痛,真正的伤痛一定来自心中:还有半年多,这个儿子就要参加高考了,可现如今,他却如此狼狈地回到家中。绝望,在母亲的心中应该是有一些的吧!
我哥一看事情陷入了僵局,便把我送到他同事的空宿舍里,要我几天之内不要回家,慢慢养伤,以免回家让母亲看到再生气。
酒很快醒了,我前所未有地感到不安和内疚,一种恨自己不争气的感觉时常出现。那几天,室外依然是鞭炮声不断,一派春节的祥和气氛;然而,对我来说,却是人生走过16年之后,第一次孤独地面对自己,开始向自己提问,,然后试着解答。浑浑噩噩的成长过程,在这几天中,突然停下脚步。这次意外的闯祸,竟成了我新的起点。我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我已经不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大考,就要在半年后来临,如若不尽快告别不争气的状态,我将对不起自己和家人。
几天之后,身上的伤全好了;心中的病,在这几天中,似乎也已经找到了应对的药方。酒醉一次,却让16岁的生命清醒起来,我想我不会再让母亲失望的。
回到家,见到母亲,内疚依然。母亲没有多说什么,我也没有,只是知道,与其说些什么,不如行动。我已经明显地感到:这一次荒唐的醉酒,竟奇迹般地让自己找到了成长的感觉。
从表扬得来的自信
高三下半学期一开始,就真的进入了冲刺阶段。如果说,我在一次酒醉后学会面对自我,找到了向上的动力,那么这个学期刚开始的一次考试,又让我找回了自信,于是,一切都好起来了。
可能是学习成绩在班里处于中下游的时间太长,我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心里也就多少有些自卑。
但奇跡发生了。
有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比高考都要难,尤其是数学卷子,难倒了许多人。老师批改完试卷,意外地发现,全班只有两个同学及格。一个是我们班学习成绩历来都很好的同学,另一个就是我。
意外归意外,老师并没有吝惜表扬的话。在班上,我第一次被表扬得红了脸,同学们也都把佩服的目光投向了我。
第一次得到这种鼓励,我心里舒服极了,同时也有些兴奋地期望:这一次也许是意外,但我应该对得起人家的表扬,下一次,我得考得更好!谁也没想到,这一次表扬,竟迅速地使过去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鼓励对成长所起的作用,我是真正领教了。
在这之后,我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不仅刻苦,而且格外注重学习方法。由于我是学文科的,因而将各科的课本都装订起来,然后制订每天的学习计划。于是,学习终于成了一件乐事。
经过一学期的奋战,我终于在高考中成功了。那年的8月19日,我接到了北京广播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第二天,正好是我17岁的生日。高考的成功,也就成了我送给自己17岁的最好礼物。
一转眼,时间已经过去了十五六年。我不厌其烦地记述以上两件事,不过是想告诉今天十六七岁的朋友们:人不怕犯错误,犯了错误,如果能够带着反思爬起来,错误就会成为课堂;与此同时,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得到的训斥能少一点,而表扬和鼓励多一点,也许每个十六七岁的人前进的脚步都会更快一些。后面这一点,就是说给老师和家长听的了。
很多年过去,我依然感谢表扬我的那位老师。如果当时他因为我过去成绩一般而不肯表扬我,甚至对我的成绩表示怀疑,那我就不会迅速摆脱自卑找到自信,也许结果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因此,我想,每个少年都渴望成功,但成功必须从自信开始,而这些可能正是从家人或老师的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开始。想让每一个人的十六七岁都留下美好的回忆吗?请把鼓励给他们吧!
最后,愿大家十六七岁的每个日子都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