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分手四年仍被撕,原因其实很简单
我怎么也想不到,和胡彦斌分手四年后,胡彦斌还会因为一句“我搞不定上海男人”而炸毛,一连发了几条微博,说希望以后不要再有一丁点瓜葛。我是很爱郑爽的,说不清为什么,就觉得她对我有一种吸引力。因此我多次把她写进我喜欢的女明星系列。所以,当看到胡彦斌那些微博的时候,我第一感觉就是,嗐,这个男人未免太欠缺风度。但冷静下来,仔细回味了一些郑爽的这些年,想起她和许晴的恩怨,想起她刚出道时反复无常的情绪,然后又完完整整看了最近她语出惊人的《拜托了冰箱》,又觉得,其实也能get和理解胡彦斌的愤怒。胡彦斌的微博里有这样一句话:“都是成年人,要知道自己的影响力,说话前思考一下,悠着点……别老给别人机会蹭热度。”我觉得这是胡彦斌连发三条微博真正想说的话,他未必真觉得郑爽人不好,如果真觉得不好,也不会谈恋爱,更不会曾经真心实意送上祝福。他生气的真正原因在于——成了年的郑爽,说话做事情,太急着表达,而不考虑表达的后果,总是给别人留下非议的空间。喜欢郑爽的宝宝们,也不要生气,胡彦斌未必有恶意,真正有恶意的人,直接背后搞事情就好了,何必一而再再而三提醒?都是成年人了,想必大家也都懂——愿意把事情摆在明面说,就意味着或多或少还在为对方留余地,仍存留柔软,不愿让彼此走入勾心斗角的绝境。所以,讨论胡彦斌是不是有风度,倒也不用去看他发了什么微博,而要看他是不是真对郑爽做了什么机关算尽的事情,我个人觉得,应该是没有的。只不过胡彦斌太较真儿,也随时随地在释放自己的懊悔情绪——怎么就谈了一个为人处世如此不成熟的女朋友?不光胡彦斌有这个感觉,恐怕看过最新两期《拜托了冰箱》的观众,都会有这个感觉。首先我要夸奖的是,郑爽今年明显有事业心了,也比以前更懂得配合别人的工作了,这从她现在几乎没有什么“黑脸”“耍大牌”的绯闻等等也可以看得出来。另外就是,今年的她,明显比从前自信了,所以在《拜托了冰箱》这档综艺节目里,很敢于表达自己,也很敢于释放自己身为东北人,天生就有的幽默气质。郭敬明说自己忙到三天没有洗澡委屈到流眼泪时,郑爽接过话,说郭敬明可以干洗,真的蛮有综艺梗。但问题就在于,她只懂得放,从来不懂得收,所以常常给人一种过犹不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我希望郑爽有机会可以自己再回过头来认认真真看一遍她参与录制的这两期《拜托了冰箱》,如果她有心,她就应该能看懂何炅和郭敬明,是怎样百转千回地想要善意地给她一点提醒——不经思索说出去的话都是利器,要么伤到自己,要么伤到别人。比如谈到工作辛苦这件事,别人都在谈坚持,她说自己是那种累了就走开的人,因为知道疲惫积压久了就很容易在某个点爆发出来,接下来就要用很长时间来修复这崩溃的一个小时,所以她会提前逃避这种崩溃。从这句话,其实能看出来,郑爽本身是好意,她不是为了纯粹的偷懒,而是为了事情不至于更坏。就像何炅说的那样她是让自己不要去触碰崩溃。如果话收在这里,那就刚刚好,还能向大众解释清楚为什么她时常会有偷偷跑开的情况——最近一次这种状况是录制《女儿们的恋爱》,她留下一封信也不解释和张恒到底是怎么回事就跑开了。郑爽其实不是那种有心机的女孩, 我不觉得她是故意耍大牌,或者刻意炒作。也许是小时候长期生活在不能自己做决定的压力中,郑爽给我的感觉是——她一直在逃跑。就像参加《花儿与少年》,因为要不要出去找杨洋而和许晴第一次闹矛盾的时候,她也不是真的不关心杨洋,而是一方面明明比谁都急,一方面在做决定的时候下意识选择逃避。也像何炅问起她现在会不会和以前的同学聚会,她说自己其实特别想和她们一直保持联系,但因为自己红了还没帮上别人什么忙,就觉得心怀愧疚而不好意思找他们。可是,这样逃避的结果是什么?很显然,是那些老同学会觉得她捧高踩低,看不起他们。越是红越要谨言慎行,越要深谙人情世故,越是要懂得哪些话应该说出口,哪些话又万万不能说出口。何必要在魏大勋说自己连着拍了34个小时的戏,感慨人为什么要这么累的时候,来一句“像我一样潇洒地走开”。这句话,真的除了刺激到魏大勋以外,就只让人觉得不敬业了。更何况,郑爽还是一个女明星,这句话说出口,只有自己逞了一时口舌之快,接下来团队要用很多精力和时间来弥补这句话带来的负面效应。郑爽却不管不顾地说自己不想要拍偶像剧,因为偶像剧里的世界都太美好,但现实世界又是残酷的,以至于演了太多偶像剧,导致她在现实生活里也很傻。(把这话说出来才是真傻)
《红楼梦》里有个经典的场景,就是王熙凤刚出场夸林黛玉那一段,因为王熙凤一语多关,,既夸了林黛玉又夸了贾母,还夸了众姊妹和王夫人,顺带炫耀了自己在贾府的地位。一直以来都被奉为“会说话”的正面教材,而郑爽在《拜托了冰箱》里的表现,可以说是标准的反面教材了。首先,她自己就是专业演偶像剧的,这不是砸自己饭碗吗?其次,和她一起当嘉宾的是郭敬明,那是专门写偶像剧拍偶像剧的,而且郑爽还演了两部郭敬明的电视剧,所以,这算是也把郭敬明给骂了吗?说很多人慢慢长大后就不看《快乐大本营》了,但那不代表这个节目组没有成长,因为节目组非常了解《快乐大本营》的定位和受众,它是一个偶像剧一样的存在。时间总会逼人长大,生活总会让童话破灭,但如果有一个东西,一直如童话一样在那里,而你又是这个童话的一部分,那是很浪漫的一件事情。何炅肯定自己的付出,更肯定自己背后一整群人的努力,绝不轻飘飘地说出任何一句可能会给别人带来伤害的话。有时候人不能光顾着自己说得爽,要知道,公众人物的一句话可能很轻易就毁掉背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也会给别人造成误解。不光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甚至何炅和郭敬明也一直都在很善意地提醒郑爽,让她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两期节目,何炅反反复复说了三次,身为公众人物,要学会克制自己的表达,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公开发表了意见就可能会站队,但是不是你自己的事情,其实你根本没看清;另一个就是公众人物的知名度决定了他们有引领作用,很容易就改变了舆论的性质,带来一些伤害。连一向给人感觉很“呛口”的郭敬明,也很友善地说想和郑爽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那就是他现在越来越明白要像何老师一样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说话;另一个就是没必要用所谓真实的性格去和粉丝做链接,因为没有人能够通过互联网了解一个人真实的样子,一旦产生偏差的时候,观众就会不喜欢你,所以到最后,大家都是靠作品和观众对话,这个作品包括综艺。言外之意,就是郑爽没必要过分心直口快,什么都说,因为即使是综艺也需要人设,也需要考虑人情世故。我相信郑爽是个好姑娘,她偏执敏感(褒义),还有点过分追求真实,不喜欢假装热情,就像何炅说的那样,她薄的像一块小玻璃,很透明,这是她迷人的特质。因为成年人的世界就是混沌的,要有一点模糊感才能相安无事。郑爽还是太年轻,不懂糊涂的妙处,也不懂人与人彼此是链接的,说话做事前不能只陷在自己的情绪里,要适当地给别人留点余地。这是她和胡彦斌分手四年还被撕,被许晴吐槽不正常的原因。和郑爽相处,要时刻背负着被她的真话刺伤的风险,要被迫和她一起承担那些她没有考虑进去的代价。但郑爽的别扭,则是用儿童视角打量成年人的世界,故此处处碰壁,不合时宜。因为小孩子才看真假对错,大人只看利弊得失,这很无奈但是事实。郑爽的真实,隔着远远的距离看,会觉得难得,因此有点欣赏,反正无需打交道,不会给自己添麻烦。而现实生活里,遇到何炅和郭敬明这样聪明的过来人,会给她友善的提醒,但,恐怕更多的人,只会觉得和她在一起太累也太烦。又想起黄磊在《向往的生活》里看到张子枫辨别玉米真假时,无意间说的一句话:人啊,小时候非要弄明白真假,长大后又喜欢把假的说成是真的,再到后来,就觉得真假其实无所谓。本文转载原创公众号宛央女子(ID:Apple1990-kun)。本期作者:林宛央。潇洒派生活者,畅销书作者,未来知名编剧。一个不走千篇一律的人生,却过得比谁都潇洒的姑娘。忌矫情,治拎不清,喜欢你的不盲从。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qiuxiangjie0122。《槽值》招聘,工作地点北京,三餐免费、提供班车。长期招聘线上,单篇稿费300-1500元。点击即可查看。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886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