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叶问:我命由我不由天,自己的人生自己说了算
文 | 北方有佳·主播| 云湾
十点读书签约作者
1893年10月10日,广东佛山的叶家又添了一位小少爷,取名“继问”。
很久以后,他有个更让人熟知的名字:叶问。
清末民初,佛山叶家可谓是真正的大富之家,光是家宅“桑园”就占据大半条街。
叶问自幼便锦衣玉食,生活更是无忧无虑。
可是让叶家父母担心的有两样:一是儿子从小格外体弱多病;二是体弱多病的儿子偏爱舞刀弄枪。
于是叶父思虑再三,便将叶问带到咏春拳传人陈华顺的武馆,希望儿子拜师练拳,强身健体。
陈华顺时年已经70多岁,教了36年拳技,根本没把这个年仅6岁的关门弟子放在眼里。
可是叶问尽管身体瘦弱却十分勤奋刻苦,而且展露出对咏春拳的痴迷兴趣,哄得老爷子特别开心。
想不到就是这名年纪轻轻的关门弟子,竟成为将“咏春”发扬光大的一代宗师。
陈华顺教了叶问三年多便与世长辞,但叶问与“咏春”的机缘刚刚开始。
15岁时,叶问去香港求学。当时的香港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学校里外国学生常常欺负中国学生。
年轻气盛的叶问忍不过,用中国功夫好好收拾了那帮捉弄自己的外国人,踢翻了“东亚病夫”的侮辱。
这让叶问声名大噪,也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
一位世伯点名要与他切磋,脱了长衫往茶几上一放,便与叶问黐起手来。
手一搭,叶问就慌了,这人双手灵活柔软,他的绝招一经接触,便被人轻轻带过,他却连对方手脚什么动作也看不清楚,一个慌神就轻易被人撂倒。
对方拎起长衫,问叶问:“你已相当不错,是否想学得更好一点?”
见叶问犹豫,又道:“我教你咏春拳不收学费,你学成后回到佛山应是无人能敌,到时你只要告诉别人,教你的人是梁碧就行了。”
原来此人正是咏春拳集大成者梁赞的二公子梁璧。
机缘巧合,叶问从此开始一边读书,一边跟梁碧学习咏春拳。
除了师傅的用心调教,叶问很愿意在武学上多思考,他不断将学校吸收的现代科学知识如力学原理、几何角度去解释拳法。
这让他的咏春拳展现出不一样的功力,甚至日后常有人怀疑他偷学别派武艺。
等到1913年回到佛山继承祖业,叶问果然敌手难遇。
后来他与清末外交官张荫桓的侄女张永成结为夫妻,富富联合,春风得意。
如果人生有四季,四十岁前,他的人生都是春天。
用其子叶准的话评价:“少年轻狂,玩雀闲游。”
这样逍遥快活的前半生,随着1938年日本人打到佛山轰然停止。
叶问失去了大宅,失去了富裕美满的生活,甚至无法让妻儿吃上一口饱饭。
一个人的成长,也从面对黑暗开始。
1948年末,在佛山待不下去的叶问辗转去了香港。
他只带了大女儿前往,走得甚是匆忙,张永成独自一人留在佛山抚养孩子,与叶问两地相隔。
后来张永成虽与小女儿曾去香港,但听说叶问穷困潦倒,自顾不暇,为不增添负担,换了香港身份证直接回了佛山,这辈子再未相见。
奇怪的是,叶问的余生,对1938年至1948年的经历绝口不谈。
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段乱世与落魄中令人容易遐想的时光,成为了影视剧创作最爱发挥的空间。
在《叶问》系列影片中,叶问在台上能一个人打倒三个十个日本人,但台下依旧谦谦君子,恭让不争。
片尾那句“叶问拒绝屈服于日军的威吓,并用双拳唤起中国人的团结心”让叶问成功撩动全民嗨点。
银幕上甄子丹饰演的完美形象无从考证,因为叶问从来都是沉默的。
叶问的第一次沉默,便是年少在日本留学期间,和日本人结下了梁子。
那天他骑车匆忙,没有下车向“神社”致敬,被一群日本警察群殴,便把他驱逐出境。
在别人的国家,他终究没有单挑他们,回到了佛山。
而在佛山,当日本人占了他的家园,他也从不曾主动挑衅,只是在日本宪兵队闻悉询问时,点到为止地切磋了几下。
这样好的功夫日本人当然不愿意放过他,找他担任宪兵队的武术教练,这一次叶问断然拒绝。
电影《一代宗师》中对这份拒绝倒有体现:
我这个人喝惯了珠江水,这日本米我吃不惯。真揭不开锅,我还有朋友,一人请我吃一顿,我都能撑个一年半载,你们慢慢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