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撒手的当儿
教小孩儿学自行车的过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本身不难,最难的,是明知道她还不太会,但必须放手。
最开始学,都是在小区里。宽阔的林荫道上行人不多,她骑得歪七扭八的,但只要绕开那些乱停乱放的私家车就没事儿。渐渐能够骑远了,自然也都是选在空阔的广场、四顾无人的人行道、大片的空地上练习。她紧张,一路摇铃,我也紧张,一路猛追。她下车后腿不酸,按铃的手却是酸的;我呢,口干舌燥,全身都酸,一直在后边追着狂喊让她小心。
待她终于能够自由上下车、自由转弯、自由避开路障等,也就是说,自行车对她来说不仅仅是个玩具,而真的成为交通工具的时候,才开始对于我真正的考验。
放眼四看,哪条路是父母可以放心让小孩骑自行车的?哪条路上没有疾驰的电动车、毫不让人的机动车、不知从哪儿会一下子蹿出来的行人?甚至,我都不敢保证自己的孩子不会违章骑行—我自己有时都会贪近路逆行。
但是,这个过程是必须要经历的,任何人都不能繞过去。我在最开始上路的时候可以陪她两三次,然后我就得止步、放手,任她自己去注意左右来车、前后行人,在四面八方的汽车喇叭声里完成一趟趟她自己的自行车之旅。
我必须得放任她去享受速度带来的畅快、操纵带来的乐趣,而我拼命地提醒她注意安全,教给她所有道路上的明规则与潜规则,直到那些规则被她完全内化。
如果你听懂了我在说什么,,你大概也就能理解,当你们接近成年时家长的焦灼了。十几岁的青春期,身体长大心智却还未成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因此增加了被“虎噬”的可能;是“少年心事当拏云”,而在云端漫步久了有可能会跌下来—家长必须放手,给你们手机,给你们零花钱,给你们周末假期、课余的自由时光;必须让你们容光焕发,却假装看不到你们晚上躲在被子里的饮泣;必须胡思乱想,必须瞻前顾后,想到自己一路行来遇到过的虎狼,不寒而栗。
但他们能做的还是,“教给你们所有道路上的明规则与潜规则,直到那些规则被你们完全内化”。
首先,初恋不重要,与此相关的很多事情都不重要。初恋像3岁时吃的第一口冰激凌,但如果你认定这就是一辈子最好的美味,就有点儿蠢。你们这一生中的美妙滋味还没开启呢。
其次,如果他说:“我会负责。”你最好问一问他,怎么负责?他用的也是父母的钱,能负多大责?
相信我,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的长辈们也有过一样的青春,他们完全懂得。
而最重要的是:好好活下去。
我们当地最好的一所高中,有一年,男生与女生偷吃了禁果。暑假里,女生如坐针毡,她怀疑自己怀孕了,她不敢想象如果是真的,自己要如何面对老师与同学。就在开学前两天,她站上了高楼的楼顶……
事后,所有的师生亲人都捶胸顿足:这是多大的事儿,值得去死吗?就像骑自行车摔了一跤,哇哇大哭之余,把流血的伤口缝合治愈,就可以重新上路。
而如果有更糟糕的事发生,请相信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爱,请信任他们,把自己的羞耻与不幸交给他们,让他们来保护你,来证明太阳还会升起。
这些人当中,自然有你们的父母。
张爱玲在《更衣记》里说:“一个小孩骑了自行车冲过来,卖弄本领,大叫一声,放松了扶手,摇摆着,轻倩地掠过。”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吧?
初学上路的你们呀,也总会有“那一撒手”,而你们身后的父母,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