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只有一个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小儿垂钓》这首诗: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别的诗要对照着注释才能懂,读着费劲,这首《小儿垂钓》一看就知道在说啥。
一个头没梳、脸也没洗的小孩儿,学着大人在那里钓鱼(纶,是丝线,垂下丝线就指钓鱼)。正好有个过路人想问路,左看右看,哎,那边坐着个小孩儿(被草丛遮掩着,谁晓得他是在钓鱼),就问他吧。刚一开口喊:“喂!这位小哥……”那小孩儿就拼命向他摆手,意思是:别嚷嚷,我在这儿钓鱼呢,等仨钟头了,鱼好不容易要上钩了,你一喊再给吓跑了!这么复杂的意思哪是摆摆手就能传达的,也不知道那个路人领会了没有,要是没有,肯定会气呼呼地想:嘿,这熊孩子!
而且,这首诗也不绷着脸讲大道理,没让我志向远大啊,刻苦学习啊,情趣高雅啊,里面那个小孩儿还不如我呢,成天光顾着玩,他那紧紧抿着嘴巴、使劲招手的样子感觉很逗,我想想都要笑起来。刚学这首诗的那几天,我总是在嘴里像唱歌一样念叨它。这么好玩的一首诗是谁写的呢?胡令能。这胡令能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去查了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答案之一:他是一个补碗的手艺人。
你肯定张大了嘴巴:瓷碗也能补?怎么补?就在并不遥远的几十年前吧,平民百姓的生活不怎么富裕,一口锅一只碗那可算是值钱的家当,破了怎么舍得扔?补一补还能用嘛。碗如果不是摔得粉碎,就可以先在残片上钻洞(瓷器得用金刚钻来钻,所以有句俗语叫“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儿”),然后用钉铰(有点像订书机里用的那种两头弯的钉子)把几块残片严丝合缝地钉在一起,又成了一只完整的器皿,而且不漏水,还能再用好多年!
胡令能操持的,就是这门手艺。他天天挑着那些叮叮当当的家伙,走街串巷吆喝:“补碗咧——破碗拿来补咧!”所以他有个外号叫“胡钉铰”。这个形象是不是离经纶满腹、才华横溢的诗人差得太远了?
那他又是怎么学会写诗的呢?这里面有个略显惊悚的小故事。
据说他家旁边,就是列御寇(战国时期的一位名人,后来被尊称为“列子”)的墓。小胡同学(那个时候人家还小)天天路过这座墓,觉得里面躺的人孤零零怪可怜的,一时间同情心泛滥,经常拿些馒头,菜汤,瓜子花生矿泉水,鸡爪鸭脖猪头肉,放在坟前祭奠他。长此以往,有个晚上,列子就来找小胡了(前方高能预警)。他一把摁住小胡,二话不说,掏出一柄刀。小胡吓得挣扎大叫:“饶命!难道是我平时给你吃的东西不合你的口味?我保证下次供的都是硬菜!”列子呵呵一笑,随手一刺,把小胡的肚子剖开,从袖子里掏出一卷书放了进去。小胡“啊”地大叫一声,醒了过来,原来是个梦!奇怪了,从此以后,小胡同学就被点亮了写诗的技能,逮啥写啥。但是,这列子放进去的可能不是什么经典著作,而是本儿童漫画书,因为胡令能写出来的都是非常浅显、通俗的诗,他流传后世的另外两首作品和《小儿垂钓》一样,是属于儿童简笔画型的。
有答案一,肯定还有答案二。答案二更加离奇:胡令能是一个虚拟人物。
你的嘴巴也许张得更大了:唐代也有虚拟人物?是用电脑PS出来的吗?哈哈,他并不是在唐代被虚拟出的。我把前因后果替你们捋了一遍:先是,唐代有了3首诗(就是包括《小儿垂钓》在内的那3首),不知道是谁写的,被流传了下来。然后就有人开始琢磨了,这3首诗挺有趣的,作者是谁呢?肯定不是什么很有文化的大诗人,因为写得很浅白。这应该是个做普通营生的小老百姓。既然不知道,就編一个吧,嗯,先让他姓“胡”吧。因为“胡”字有个意思,就是“随便”,比如“胡说”“胡来”。然后传着传着,,不知怎么他又有了一个职业身份,就是补碗的。为什么是补碗,而不是修鞋、卖烤串、贴手机膜呢?可能因为补碗的匠人更要心灵手巧吧,写诗也要心中有灵感,对吧?于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虚拟的“胡钉铰”。
你又要问了:这么说,有证据吗?有的。“胡钉铰”在正规的史书上没有记载,而只是出现在很多民间传说中。他的籍贯有好几种说法,一会儿在广东,一会儿在浙江,一会儿在河南;他的故事,就是那个“剖腹赠书”,也有好几个版本,往他肚子里塞漫画书的一会儿是列子,一会儿是柳生;他出生和逝世的日期也有不同的说法……总之,关于胡令能的信息,没有一条是确定的,甚至,他叫不叫胡令能都不一定。
胡,在古时候还有“什么”的意思,相当于“何”。“胡令能”可以翻译成:“什么让你这么有能耐?”哈哈,这简直是个文字游戏!很可能是有人觉得,“胡钉铰”这绰号写在书里太不文雅,在传抄这3首诗的时候,半开玩笑地随手给改成了“胡令能”。
那么,答案一和答案二,哪个更有可能是正确的呢?
真相,只有一个!
但是,没有人知道。这就要靠那些研究古代文献的学者继续去挖掘、去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