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怀疑,缅甸人是长在人字拖上的
有的国家坐在羊背上,有的国家泡在啤酒里,而缅甸,则毫无疑问是踩在拖鞋上。
如果你仔细观察从仰光出发的飞机登机舷梯,就等于免费观赏了一场当季最潮的拖鞋时尚盛典。
往夸张了说,去缅甸只需要带两样东西:护照和人字拖。
护照使你进入边境,人字拖使你无障碍用脚步丈量这个国家。
常有从缅甸回来的游人写这样的奇遇:在参观多如牛毛的庙宇时,出于礼貌将鞋子放在某个墙角,但在迷宫般的复杂建筑里兜完一圈,却发现鞋子的芳踪已难觅寻。
仿佛鞋子知道自己并不受佛祖待见,先行离场了似的。
接下来,游人就可以从寺庙的管理处领到一双别人遗下的拖鞋,或在景区门口的小摊贩手上买一双。
一上脚,竟有灰姑娘穿上水晶鞋一样的绝妙匹配度——啊,世上竟有如此好穿的人字拖!踩着100%缅甸制造的人字拖游走缅甸的大街小巷,无论是外来游客还是本地人,一律走路带风,仿佛自带风火轮。
缅甸,一个踩在拖鞋上的国家
会见外国政府首领、出席红白二事的正式仪式、扛着枪追捕犯人、在学校操场打篮球、办事窗口前占位排队……
无论是多么风马牛不相及的场景,在缅甸只需要一个dresscode就可以全部解决:拖鞋。
正式场景中最高级别的配置,是红色呢绒棉的牛皮拖鞋;普通大场面,是闪亮串珠皮拖鞋;日常交往,鞋柜里随手一双闭眼拿即可——反正人字拖和人字拖之间,差别也不太大。
缅甸拖鞋质量上乘,多以防滑耐磨的橡胶作底,足感稍硬,鞋面流行牛皮、天鹅绒等优雅舒适的材料。
捎两双作为特产送人,比起义乌批发的小串珠银手镯,也体面过人。
缅甸人爱穿拖鞋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信仰和气温。
缅甸是佛教国家,处处是寺庙、佛塔,在寺庙里光脚,是对佛祖的崇敬。僧侣的脚板都直接与佛像、祭台接触,零距离感受佛祖的温度和默语。
而几乎全民信教的缅甸人走过路过都不能错过,见到寺庙就会进去拜一拜,这就需要频繁脱鞋、穿鞋、再脱、再穿,人字拖自然就成了最方便的选择。
和普通人买鞋的习惯相反,缅甸人的拖鞋还往往比脚小一号,防止下雨时将雨水踢起溅湿纱笼下摆。
穿了拖鞋的缅甸人,就像带了装备的游侠,打球赛跑不在话下。警察士兵上身戎装,脚上穿拖鞋,追贼打仗更是家常便饭。
跑着跑着掉了拖鞋这种低级错误,在电影中可能是个笑料,在人均足控力惊人的缅甸,可是从来不存在的。
脱下了拖鞋,缅甸人光脚的战斗力也是一等一。
茵达族人從小练就一身光脚单脚划船的真功夫,手、脚、腰同时发力,因为光脚对身体用力的感受更准确,划起船来也更带劲儿。
街头,赤脚踢球的青年能用脚指头勾出圆月弯刀,拼抢截断,穿钉鞋的身价千万运动员能做的动作,他们一个也不落下。
其实,缅甸的路况并不平滑,坑坑洼洼,碎石满地,而且由于昼夜温差大,地面会形成早晚是冰板,中午是火焰的困境。
但对于脚板底坚韧程度很可能冠绝全球的缅甸人来说,是晴是雨,是干是湿,是平是坑,归根结底的应对方式都只是两个字:走它。
长期以来的不走寻常路,可能会让缅甸人发展出一种独特的脚部姿态。
根据奥本大学的一项研究,为了把鞋穿稳,长期穿着人字拖的人在抬起脚后跟时会压低或翘起脚趾,这样会对脚底筋膜带来负担,导致疲倦、发炎甚至足跟骨刺等后果。
而且,爱穿人字拖的人步幅变短,脚踝稍微内弯,长久下来可能会连脚踝和髋部都有对齐的问题。
不过,对于love&peace的缅甸人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在潮湿炎热的空气中让脚丫子快活,才是最大的诉求。
鞋子问题,是个大问题
如果说拖鞋是缅甸人的真爱,那其他鞋子可以说是他们的敌人了。
为了脱不脱鞋子的事儿,历史上的缅甸还遇到过两次外交霸凌,差点就被淹没于世界国家名录之中。
鞋子在缅甸人眼中是不洁之物,一直不受待见。在古代,任何人面见缅王都需要脱鞋,包括位高权重的外国使节。
大约在1277年,元世祖忽必烈在试图征服南部的周边国家之前想要探探口风,于是派遣使者前往统治缅甸的蒲甘王朝。
根据缅甸史书记载,元朝使者第二次前往缅甸拜见国王时拒绝脱下马靴,被蒲甘王朝视为不敬而被处死。
元朝将此事看作是蒲甘王朝的挑衅,之后几年,元朝和蒲甘王朝互相攻打。1285年,元朝大军攻破蒲甘城,缅甸沦为元朝藩属国,之后数百年也未能重归兴盛。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近六百年以后的1824年,野心勃勃想要扩张版图的英国对缅甸发起战争,占领了缅甸部分国土,使节也开始明目张胆地不脱鞋。
在接下来的谈判中,缅王被迫同意了许多政治上的妥协,,唯独对英国人不脱鞋这件事情耿耿于怀,决定停止谈判。
无奈国弱言轻,缅王的坚持换来的,是1885年英国人的皮靴践踏在缅皇宫上,并将他和王后掳走带到印度,缅甸又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不过,不脱鞋的英国人在统治中也无法在鞋的问题上扳回一局。
在英国对缅甸60多年的统治中,缅甸人脱鞋的习惯一直在坚持,从未被改变。
现在,缅甸人依然不爱穿鞋子,却变成了造鞋子的人。丰富的年轻劳动力、低廉的工资成本、优惠的关税政策吸引了国际资本在这里设置服装厂、鞋厂。
缅甸人Vs鞋,看来还是剪不断理还乱。
在缅甸,人生被分割成三个阶段:出生到25岁左右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然后是谋生,60岁之后专注修习佛法。
青年学习是为了中年更好地赚钱、布施、积功德,老年学法则是为了来世轮回成人甚至成佛。
这份人生哲学已经深入民心,也成为缅甸人日常生活的信条。
那些旁人看来善意得甚至略显笨拙的一举一动,其实在他们自己的脑回路中,都在为来世的幸福积德。在形形色色的游记里,这样的记忆比比皆是:当地老大爷煮一个水煮蛋喊上三个人分享;明明要买票,检票口却无人把守的检票口;用纯金砌成的寺庙极尽奢华,却从没有人动过邪念……
或许在佛光的普照下,缅甸人想要的生活就是那么简单。
坐享世界上最美的乌本桥日出日落,有空中热气球与地上千年佛塔组成的壮丽风景画,还有便宜到使人怀疑人生的物价。
还要什么自行车?一双人字拖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