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剑三年,董越再出鞘
那位拍了《暴雪将至》,让段奕宏从东京电影节捧回影帝桂冠的董越导演在时隔三年之后,又出手了。电影《戴假发的人》这两天在武汉开机,董越执导,黄晓明主演,和《暴雪将至》一样,《戴假发的人》依然是一部犯罪悬疑类型的电影,讲述了夜班出租车司机孟中因搭载了一名神秘醉汉,从此彻底改变了命运轨迹的犯罪悬疑故事。董越,76年生人,他拍摄自己的第一部长片处女作《暴雪将至》的时候已经41岁,和目前国内遍地的青年导演们相比,他属于标准的大器晚成。然而,《暴雪将至》完美地解释了什么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金马奖七项提名,最终斩获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大奖;金鸡奖四项提名;长春擒获金鹿;东京国际电影节三项提名,最终电影获得了最佳艺术贡献奖,也让段奕宏捧回了自己演员生涯里第一座足金足银的国际A类电影节影帝奖杯。说好拍,是因为凡类型电影的创作,皆有范式。以西部片为例,像是一提到西部片,那必然就是牛仔加上沙漠小镇,小镇上肯定要有个酒馆和火车站,剧情中也必然要有个警长或类似角色,牛仔来到小镇后锄强扶弱扫除邪恶后也必定是会挥一挥衣袖不带走半片云彩扭头就走,顶多走的时候把女主角带上。说难拍,则是类型片的创作,一不注意就会落入前任的窠臼之中,经典好莱坞和新好莱坞时期的一个个电影大师们早就已经把活儿给玩儿花了,后继者在创作类型片的时候,往往会置身于“拾前人牙慧”的窘境之中。这一点,看一看那些好莱坞量产的爆米花大片就能知道。但是从《暴雪将至》就能看出,在类型片的创作上,董越导演是不满足于套路化叙事的。“神探”余国伟追凶破案的过程是电影的主线,而被这条主线牵出来的确是在90年代的时代大背景下,一群以“余国伟”为代表的畸零人群像。同时电影的悬疑推进部分也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一层又一层的设置悬念,叙事能力用四个字形容就是“相当过硬”。既有成熟的类型叙事的技巧又能给到观众出其不意的新意,同时又能在电影中构建自己独有的影像风格,在犯罪悬疑这一类型的创作领域里,像董越这样的导演,在国内除了刁亦男和近几年在创作上改弦更辙的娄烨,我很难再多找出一个来。而对于整个内地的电影产业来说,像董越这样长于拍悬疑类型片,并且愿意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的导演,更是尤为的难得。有好的电影类型、好的类型导演,是一个电影工业体系的底气,不举好莱坞的例子,就说上世纪包揽整个东南亚电影市场的邵氏,凭借的就是独树一帜的武侠动作片,不说远的,在近十年来异军崛起的韩国电影,靠的也是类型电影以及像奉俊昊这样的类型电影大师。因此,董越导演新片即将开拍的消息传出时就已经引起了笔者的关注,而电影在这两天宣布开机消息时一同发布的概念海报与影片简介也让人对这部电影的期待更上一层。海报很简单,上面只有半张泛黄的人像相片,照片中的人自眉毛以下的部分全无,隐隐约约能看出来是个脱发很严重的中年男性。这部影片的悬疑味道,从这张海报里就能窥觊一二:这张照片为什么会只有半张?这半张照片在电影里是拿来寻人还是追凶?抑或仅仅只是片中角色拿来留作纪念睹物思人的?照片上那半颗晃眼的秃头,,和片名里的“假发”有着怎样的关系?这个出现在照片里的男性会不会就是那位“戴假发的人”?这位被脱发所困的中年男性和黄晓明饰演的主角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光是在概念海报里,电影埋下的悬念伏笔就有一箩筐这么多。同时黄晓明饰演的主角“夜班出租车司机”的身份也引起了我十足的兴趣。深夜的出租车是现代都市传说最适宜的发生地,在美国流传已久的“消失的搭车客”的故事甚至被认为是当代都市传说的源头。夜深人静的时候,从起点到终点的这段时间,司机和乘客都必须在狭小的密闭空间中共处,这样的空间人物关系,最适宜拿来写悬疑故事。黄晓明现身影片开机仪式的时候,一脸“络腮胡”亮相,并且根据黄晓明本人的微博可以看出来,这个造型可能是他片中角色造型的一部分。当知道这点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出租车司机》中德尼罗饰演的特拉维斯在没有黑化之前,也留着同款的胡子,并且特拉维斯的职业,同样也是一位夜班出租车司机。因此,这也让我对黄晓明饰演的这个角色产生了更大的好奇:在电影里,他的身份是受害者,还是加害者?亦或是像特拉维斯一样,是一个虚无的厌世者?他是否会戴上假发扮成另外一个人?那个秃顶的中年男子,有没有可能会是他?在《暴雪将至》里,导演十分明确的把故事发生的背景设置在了湖南,电影里破败的钢铁工厂、时代大背景下的下岗潮、以及那场将至未至的大雪…….城市的整体空间和时代背景都是组成电影整体叙事基底与美学风格的重要部分。而这次《戴假发的人》的拍摄地点,选择了武汉这座城市。在开机仪式上提及武汉时,董越导演一度哽咽,他说他“想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而这部电影也是他向这座浴火重生的英雄城市“最好的致敬方式”。导演对武汉的深重情愫也让人十分期待在董越导演镜头下武汉会呈现出何种样子,也许这个本身就拥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又在不久前浴火新生的城市,可以给电影的故事增添一份别样的气韵。而在电影本身之外,董越导演的这部新作还给观众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悬念:黄晓明能凭借在这部电影中的出演,给自己捧回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的影帝回来吗?从《暴雪将至》就能看出来,董越是一位十分的擅长给演员留下表演空间,并且善于捕捉演员表演细节的导演。《暴雪将至》很少有那种戏剧冲突很激烈的情节设置,哪怕是余国伟下岗这么一个极富转折意味和戏剧性的情节,导演都是把段奕宏安排在工人的群像里,让其隐于其中。这样一来,在人物的塑造上,电影就给演员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段奕宏在人物面对不同人、不同事以及在电影叙事发展各个阶段时的表演状态与方式上的变化,让余国伟这个人物的弧光变得丰满,让这个角色变的可信、让人共情。同时导演大量的特写和近景镜头,既展现了演员的演技,也让这些表演细节融入了电影的叙事之中。用演员的表演张力进行叙事,称得上是《暴雪将至》的一大特点,而这也是演员与电影之间的相互成全。那么,黄晓明能像段奕宏那样,漂亮的完成导演交给他的任务,既成全电影,也成全自己吗?不知不觉间,黄晓明也出道了二十多年,从刚出道时的还略显青涩的“大汉天子”到在今年爆红出圈的程老板,虽然也走过一些弯路,但是在演员这条道路上,黄晓明整体还是在向上走。二十年里,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金鹿奖的影帝,黄晓明都拿过,最近的一次是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他又凭借在《烈火英雄》中的出演捧回了百花影帝的桂冠。国内的影帝他已经几乎拿了一圈儿,现在差的,可能就是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的奖杯。抛去天资不论,作为演员黄晓明的身上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能吃苦。抛开他影视圈劳模的身份不谈,在片场他也算得上是拼命三郎:《烈火英雄》里没用替身,自己像个真正的消防员一样在火场里来往穿梭;拍《大唐玄奘》的时候剧组在沙漠里,有的时候一天拍摄下来黄晓明的嘴里全都是沙子。在“拼命三郎”的背后,我能看见的是黄晓明在表演这件事儿上的较真劲儿。这次他领衔主演《戴假发的人》,把自己交给一个只拍过一部长片作品的新导演,并且犯罪悬疑也是他之前从未接触过的类型,他面对的可能是未知,但也可能会在这个角色身上迸发出未可限量的能量来。在最后,我们说回《戴假发的人》这部影片本身。对于董越这样一位新人导演来说,拍出了一部《暴雪将至》,按理说趁热打铁,顺势开机新片似乎才是更好的选择,但是董越却选择了把自己“藏”了起来,一藏就是三年。王家卫的《一代宗师》有一句话说得好:“为什么刀得有鞘?因为刀的真意不在杀,在藏。”这三年之于董越,是藏刀,也是磨刀,磨去的是初执导筒时的青涩,洗练出的是更加沉淀自我。《暴雪将至》三年后,董越给观众们带来了这部《戴假发的人》,我们也期待可以早日在大银幕上看到这部董越导演藏刀三年的出鞘之作,也预祝这部影片未来可以在一众电影节展上,斩获更多的佳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023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