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观念源自冷战时期,当时的社会处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体制竞争中,资本主义就是抓住了“自由选择”这一风向,成功向消费者灌输了一幅“消费与繁荣”的景象。
70年代,这种风潮在英国迅速兴起。一方面,英国经济事务研究所提出自由市场的概念,旨在“赋予消费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另一方面,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也喊出“让劳动者变为自由的消费者”这一口号。至此,消费正式成为了一种主义。经历了入不敷出的70年代,消费主义的本质逐渐发生了改变:人们从渴望新产品过渡到渴望变得更富有,而变得富有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消费。随着媒体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习惯也从和身边的人攀比,变成了向电视里的人物看齐。加之国家放宽了信贷,人们开始不顾收入,一次又一次地投入到新的“潮流”。其中,“一次性消费文化”就是当今商品社会中最为盛行的潮流——回想一下,过去在老一辈人家里,家具是可以终生使用的,大到沙发,小到搪瓷缸。反观当下的年轻人,似乎每搬一次家,就要添置数不清的物件。今年8月,青岛宜家开业被挤爆
根据调查,从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美国人均购买衣物数量增长了一倍,平均每人每五天就要购买一件新衣服。除了贩卖各种新型的设计和概念,现如今的商家经常贩卖的东西还有焦虑。这些商家把恐惧做成了一桩生意,他们喜欢在广告中讲述一个悲剧故事,并把你代入到故事的情境中。李施林德漱口水第一款广告,讲述了一个美女因为口臭问题找不到对象的故事
当商家成功唤起我们的焦虑,又为你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时,我们的购买欲便立刻受到了恐惧的驱使。
无独有偶,药物公司也把自身的任务从治疗疾病,变成了发现疾病,现如今,各种药物和保健品甚至如同口香糖一样普遍。包括抗菌用品、维他命饮料、知识付费、医疗美容等等,无不是出自这种贩卖焦虑的营销策略。在种种焦虑情绪的罅隙,我们渴望得到一丝喘息,而游戏和食品厂商便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原本这类商家的营销策略是侧重对儿童受众的宣传,因为他们了解,孩子是最难控制自己欲望的人群,并且在他们的背后,有一群心甘情愿为他们买单的父母。而当孩子购买的商品出现任何售后问题(如玩具安全问题和过量摄入糖分造成的健康问题),他们则可以归咎于这些父母的失职。后来,这种针对儿童的营销策略,也渐渐渗透到成人消费者中。他们擅长激发人类本能,即追求刺激和奖励,这是一种内在强化的机制,它促使你的大脑不断分泌多巴胺。现如今,游戏化营销早已不局限于游戏和食品品牌,像是大家都熟悉的集卡片兑换奖品、每年春节前夕收集的敬业福,都是游戏化营销的延伸。不论你在这些游戏中花费的是金钱还是时间,这个游戏的最终胜者其实都是商家。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随着移动支付方式和各种信贷模式的飞速发展,现金支付这一极具实感和仪式感的动作所带来的不适已经逐渐消弭,消费者对于金钱的概念也在慢慢淡化。人们的消费习惯,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不健康的模式:“即时满足、延时痛苦”。消费这件事,似乎已经成了表达自己身份和阶级的方法。可当你以为你的欲望通过消费得到满足时,你就会发现,市场上永远有更多、更好的选择。现如今,各式各样的产品更新和优惠信息正不断轰炸着消费者的神经。你拿到了最新的商品,虽然并不知道它好在哪里,也几乎没有时间怀疑他的价值,“能买得起它”这件事,就足以成为你的生活“变得更好”的依据。可是,你的生活真的因为它变好了吗?还是已经被资本剥夺了定义美好生活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043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