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大战刚刚结束,今年的“国民购物节”成交额首次突破万亿,再度刷新记录。
当你望着成堆的快递和零星的账户余额时,脑海中是否有这样的声音在向你发问——我真的需要买那么多东西吗?消费是出于切实的需求,还是已经变成了一种义务?
到底,是谁在引导我消费?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排版丨Pessoa
英国BBC电视台制作的一部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就揭开了资本是如何一步一步将你拖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你有过在苹果专卖店排队购买最新款手机的经历吗?如果没有,你好奇过这些人排上数十个小时是为了什么吗?其实很多时候,他们并非为了什么创新性的技术升级,而仅仅是为了某个新奇的功能、某个新的设计机型或颜色,甚至,只是被某种“我应该换一部新手机”的想法所驱动。对于这种现象,品牌方其实是抱着默许的态度,他们认为,消费者不需要了解产品的创新和优点,因为他们的消费行为,应该是由品牌来引导的。这种态度的潜台词是:一旦消费者有了自主选择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这对于商家将是莫大的威胁。那么,消费者又是如何逐步陷入了对新产品无脑的狂热中呢?这要追溯到上世纪东柏林一个灯泡商提出的“计划报废”战略。上世纪20年代,欧司朗公司的董事长威廉 迈因哈特发起了一个联盟,并连同几家电气公司共同签署了协议,协议中规定了灯泡的使用寿命——从原本的2500小时缩短到了1000小时。如有公司违反该协议,将会面临严峻的处罚。后来,这一策略又被应用到洗衣机、打印机、电动牙刷等产品的零件中。在诸多家全球垄断公司中,“计划报废”策略已经成为了公开的秘密。直到90年代,记录着这一“商业机密”的文件才被发现并公诸于世。随后,通用汽车公司抓住了这一风向,把计划性的报废转变为了“有序制造不满情绪”,也就是靠定期的产品外形更新迭代,让消费者不由自主地产生淘汰的想法。通用汽车公司推出的一款汽车,颜色来源于当时流行的一款指甲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nn6.com/view-1043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