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名在外的《电波》,妥妥地让红色主题长在了年轻人的审美上
1958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以紧张的谍战故事、细腻的人物情感成为了几代人难以忘怀的记忆。如今,两位80后导演,韩真和周莉亚,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大胆原创,以舞剧形式,重新将这部红色经典搬上舞台。
口碑炸裂
圈粉无数
长河无声奔去
唯爱与信念长存
他向千里之外的战友敲下
“同志们,永别了!
我想念你们!”
这一幕
不仅让几亿观众哭成了泪人
更成为中国影史一个经典画面
62年后,李侠、兰芬
这对从假扮夫妻
到最终相爱的谍战伉俪英雄的故事
将被朱洁静、王佳俊重新搬上舞台
再次重温这个故事
我相信,将会有更多人
被他们打动
然而,他刚刚发送完最后一条电文
敌人的枪口突然把他包围了
5个月后
1949年5月7日
他被秘密杀害,年仅39岁
他,就是李侠的原型,李白烈士
李白牺牲20天后
上海迎来解放
在敲锣打鼓庆祝解放的人群中
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
神情焦灼地寻找着他的丈夫
这位年轻的母亲
就是李白的夫人
中共地下党员——裘慧英
左: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李侠、兰芬
右:李白烈士与妻子裘慧英
1957年,八一电影制片厂
找到了裘慧英
要以她的丈夫李白为原型
拍摄一部电影
1958年,在李白烈士牺牲9年之后
《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映
引发全国轰动
新中国成立71年了
李白烈士却牺牲在了黎明之前
还记得李白在牺牲前
对妻子说的那句话吗
天,快要亮了!
我所希望的也等于看到了!
今年,也是李白烈士牺牲71周年
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现场
我想我们又能重温那个难忘的瞬间
熟悉的发报机前
他目光炯炯,手法稳健
在电键上一下下敲击着
“滴滴答答”的发报声响彻整个剧院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于2018年12月21日首演,2019年6月2日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2019年8月19日荣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而在2020年,有不少观众是因为今年央视春晚上那段东方韵味十足的旗袍舞才了解到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伴随着《渔光曲》,一个个身着旗袍的女子缓缓走出,踩着小板凳、挥着竹蒲扇,在弄堂里起舞,将东方女性的婀娜、含蓄、温婉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一段舞蹈从平平淡淡的生活细节中入手,生动刻画了上海女人生火,做饭,发呆等等普通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东方女人的独特的美,更是刻画了一段静谧美好的弄堂生活。
80后舞剧编导的崛起,客观上形成了舞剧叙事意识的全线回归。
把石库门、弄堂、马路、报馆、旗袍裁缝店等老上海的城市特色细致入微地呈现在舞台上,半透明幕布上的雷雨和闪电、无尽黑暗中逐步透出的光明、以及影影绰绰的昏黄灯光……这种近于真实的疏离感,把人们瞬间带回到解放前夕那个风声鹤唳、蛇龙混杂的旧上海,一个复杂险恶的斗争环境、一个史诗般的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