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奥特曼(7)
但随后,雷欧的人类防卫军伙伴被怪兽团灭,甚至连前辈赛文也下落不明。
注意到没,这一时期的奥特曼,在力量上亦不再是神。
他们变弱了,变弱不仅会影响力量,也会影响“视角”。
他们的目标仍是保护地球和人类,但由于变弱,这个目标也消除了“自大”的属性——
不是因为宇宙中人类最尊贵,而要被保护;
而是因为宇宙中我们很弱小,所以要保护自己。
可惜,《雷欧》虽有着优秀内核,但残酷的写实风在当时与前作《泰罗》形成了强烈反差,最终以惨淡的收视率收场。
这一役的失败,直接导致后续5年间,奥特曼TV续作的停摆。
这种“成人向企划”被打入冷宫,圆谷开始在作品立意的选择上更谨慎。
但他没有因此保守,反而更靠近写实——
之后,日本整体社会迎来了一次毁灭性打击……
泡沫经济破裂。
《奥特曼》的TV因此被搁置近十年,只能靠向海外市场兜售版权勉强苟活。
可十年间,制作者们停笔不停脑,从未停下对“奥特曼”概念进化的思考。
一个新的问题被提出了,很有趣——
既然奥特曼可以是人类,那么人类为何不能是奥特曼呢?
终于。
在世纪末的1996年,他们给出了一份全新答案。
那答案,就像阳光穿过黑夜。
Gonna Take Me Higher
· 平成三杰(迪迦、戴拿、盖亚)、高斯
九十年代末期,日本经济复苏。
这种时代背景所孕育的特摄作品,大都着眼于鼓励当时的社会(同期隔壁厂东映的也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所以在平成年间,圆谷先将奥特曼形象与“光”直接联系起来,讲述了3个关于光与力量的故事。
首先,是偶像团体V6组合的成员长野博,搭配“初代奥特曼”演员黑部进之女——吉本多香美,主演“平成三杰”第一作《迪迦·奥特曼》。
偶像出道的人间体,加上迪迦异于前辈奥特曼们的帅气外貌。
重回电视的《迪迦》不仅让老观众激动,更成功吸引了年轻一辈。
划重点——
在2004年,它被引进中国大陆,终于带动新一波“奥特曼”潮。
直到现在,即使从未关心过特摄剧的人,提起奥特曼也多少会对“迪迦”这个名字有印象。
弹幕说,那一年我也变成了光。
所以,《迪迦》从各种角度说,都是特殊且具纪念意义的大作。
它象征着系列开始放下“力量”,探讨奥特曼的本质。
这时期的《奥特曼》又一次转变思路,开始在人身上添加些许“神性”(就像时尚流行元素一样轮回)。
问题还是老问题,但获得了新答案——
迪迦是什么?
他为什么要保护人类?
因为大古(迪迦人间体)既是人类,也是光。
在第25集“恶魔的审判”中,基里艾洛德人质疑迪迦:没资格做地球的守护神。
并尝试用宗教方式洗脑,让人类认为迪迦是应当被审判的恶魔,自己才是代表正义的“天使”。
失去了群众基础,迪迦果不其然,败下阵来。
随后在防卫队同伴的号召下,还相信迪迦的居民们纷纷将手中的光投向迪迦。
人类之光让迪迦苏醒,击败了真正的恶魔。
再也别说奥特曼没“深意”。
这里的画面构图和内容,明显在致敬名画《创造·亚当》。
借力于大量宗教寓意的25集,开始四两拨千斤地赋予迪迦“实质”——
他向自己的造物主,伸出了手。
于是观众开始感知到:
迪迦面对的并非上帝,而是人类;
迪迦也并非来自光之国,他是3000万年前便存在于地球的“光之巨人”。
是人类自身希望的具象化。
这样的迪迦,开始跳出了“保护人类还是地球”的两难问题,表现出胜过人类以及前辈们的坚定——
面对愈来愈强的怪兽来袭,人类阵营发生了意见分歧。
一方认为,需要进一步升级武器;
另一方认为,正是因为人类选择杀戮,斗争才永不停息。
人类的纠结,最终靠变身迪迦来解决,他们希望从光之巨人那里得到答案。
而最后得到的,却是人类自己在战斗中的顿悟。
迪迦为保护人类而战,是在保护身后的伙伴和所爱之人——他们才是迪迦力量的来源。
如此,“爱”与象征希望和探索的“光”,成了宇宙通用的价值观。
于是,《迪迦》大结局摆脱了“是人类还是地球”这个过时的问题,让全世界孩子们一起变身,成为“光”的一部分,成为奥特曼共同战斗。
这才有了前面弹幕刷屏的“那一年我也变成了光”。
看上去,《迪迦》给了一个与前作完全不同的优秀回答。
但其实,是时代的变化让它获得了新颖的设定,又进一步延展了价值观。
于是,玩法更多。
1997年的“宇宙之光”《戴拿·奥特曼》,在沿用《迪迦》世界观的基础上,把舞台搬到了太空。
也许是吸取了《雷欧》因深刻而失败的教训,《戴拿》并没给出一个宏大的立意。
只从主角飞鸟信的角度出发,专注于人物个体的感触,细细品来竟有些“草根英雄”的味道。
作为曾经的王牌飞行员飞鸟一马的儿子,男主角飞鸟信没有前代飞行员的沉稳和细腻,他得到力量的过程也是看似偶然的必然(今年1月官方小说中完善设定,飞鸟的父亲是因与戴拿奥特曼融合才失踪的,后在飞鸟遇险时又救下飞鸟)。
所以,观众很难判断飞鸟加入地球防卫队是因为父亲,还是出于保护人类的决心。
片头曲,就像主角对奥特曼提问:
戴拿 正义到底是什么?
戴拿 真正的爱到底是什么?
“草根角度”的新问题,最终却取得了超乎意料的惊喜。
《戴拿》终于打动了年轻一代——即使末日将至,主角飞鸟还是首先选择对女主说:
“只想守护你。”
别谈什么大义,我只想守护自己所爱的人。
人,不一定需要大命题,才能对牺牲毫无悔意。
正如那时我的父亲,将这束光交予我那般。
《戴拿》结束后,圆谷谈论“力量”的方式又变得复古。
故事,重新回到早年《赛文》时期被搁置的问题:
奥特曼应该保护地球,还是人类?
1998年的《盖亚·奥特曼》中,面对不断入侵的地外生物根源破灭体,两个怀揣不同理念的巨人起了冲突。
代表海洋的蓝色巨人阿古茹认为,破坏生态的人类是万恶之源,应该被清理;
代表大地的红色巨人盖亚则站人类这边,认为应相信人类和他们创造的未来。
于是,力量引起冲突,冲突引发灾难。
无论人类、怪兽还是奥特曼,解决冲突的目标,变成了如何在灾难中求存。
这,就是完美结局——
最后一战,在团结所有地球的有生力量后,两位巨人合力消灭了最终BOSS。
《盖亚》看似打破过往的完美收场,却并未跳出传统的人类、怪兽、奥特曼“三元论”。
有明确的立场冲突值得称赞,但最后为解决冲突,不得不构建出一个更邪恶的概念,其实,还是回归了老一套。
虽然《盖亚》整体表现可圈可点,但总给人感觉某些方面还能有所突破。
换言之,是当时的圆谷和观众们都意识到:
《奥特曼》故事,有瓶颈。
从这时开始,一场改变整个系列命运的革命开始酝酿。
另一方面,“平成三杰”时期所积累的浪漫笔触,也在2001年的《高斯·奥特曼》发挥到极致。
作为第一个蓝色的奥特曼主角,高斯并不热衷于战斗,偏向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他遇上的怪兽,总有两个结局。
能沟通的被感化,沟通不了的被火化。
前所未有的,故事将奥特曼与人间体放在了相互独立、平等的位置。
主角春野武藏,第一次遇见高斯时年仅7岁,在许下“勇者的誓言”后高斯先行离去,等到武藏成年后才一同作战。
武藏经历了奥特曼系列最多的TV剧集,所以最理解奥特曼的爱与勇气,而高斯也从少年身上,体会到何为“真正的仁慈”。
两人都完成自身的成长,温柔而治愈。
《高斯》像一部预告性质的试验田。
告诉所有《奥特曼》的观众,新时代即将到来。
这个时代的名字……叫终结。
风を抜き去って 届かせるこの思い
乘着微风,将这份思恋传达给你
· 奈克瑟斯(奈克斯特、诺亚)、麦克斯、梦比优斯
时间回到1999年。
那年秋天,“平成三杰”的最后一部《盖亚·奥特曼》放送完毕。
看着公司在口碑和商业的巨大成功,主笔之一的长谷川圭一却陷入沉思。
他又一次开始苦恼于老问题……
“奥特曼”到底是什么?
圭一很喜欢《迪迦》,因为其属性“光”,给了他思路上的突破。
那么,光是什么?
三年间,他们尝试为它加上各类条件,最后给出一个个“逃课”般模棱两可的答案……
令圭一不曾满足的答案。
在某个平凡的下午,长谷川圭一找到公司的老派制作人铃木清,说出了他的想法。
为了回答问题,他们要把“毕业”的大人们重新拉回观众席,坐到现在的孩子身边。
“光是羁绊。”
圭一对胡子已花白的铃木说,“会有人将它继承,再度发光。”
于是2004年,一个几乎粉碎了先前所有设定的光之巨人降临在新宿。
圆谷第二次大胆的成人向尝试,,由这部《奈克瑟斯·奥特曼》正式开启。
这次的奥特曼被设置成一位真正的神明——诺亚·奥特曼,主角孤门一辉也不再开场直接就是奥特曼的人间体。
神明的力量并非所向披靡,他会因使用者个人的意志而不断变化、进化。
故事里,奥特曼也不再守护人类,而是给予人类守护他人的力量与机会。
凡人若是想使用神明的力量,必须承担惨痛的代价。
奥特曼在战斗中所受的伤害,甚至会直接作用到人间体……每一次变身成为奈克瑟斯,都在消耗人间体的生命。
有了痛苦,才有救赎。
第一部分的主题,就是“救赎”。
前所未有的,《奈克瑟斯》的关注点落在了英雄光辉形象下的阴影。
首任(整体故事中的第二任)适能者姬矢准,是一位退休战地记者。
曾深入前线的他,与一位女孩建立了兄妹般的羁绊,却也意外拍摄下了女孩被炸死的景象。
讽刺的是,那张照片获得了全世界的赞誉。
难以释怀的姬矢准,将光的力量视为对自己的惩罚,一直怀着赎罪心态痛苦地战斗着。
第二部分的主题是“牺牲”。
接任姬矢准的下一任适能者,是一位17岁少年,千树怜。
怜更悲剧,身为实验体的他,身体细胞一直在持续衰亡,只能活到18岁。
与准哥的红色形态不同,蓝色形态的怜习惯毫无顾忌、以命搏命。
他希望在离去前,为自己深爱的世界发出最后一份光和热。
在《奈》的故事里,人间体们会迷茫,会恐惧,但他们终究会前仆后继,从前人手中接过那道光,燃烧自己。
《奈》是残酷的英雄赞歌,因为残酷,问题的答案才倍显真实:
光是羁绊。
羁绊的词义不止于联系,而是饱含深情的,由小我到大我,最终连接起全人类的羁绊。
可惜,当时市场并不接受《奈》这样极度压抑的叙事,收视率又一次惨淡,宣告了商业的失败。
为及时止损,圆谷不得已叫停了后续企划,并将《奈》剧情腰斩,以极度遗憾的方式结束了《奥特曼》第二次成人化探索。
但好的问题,从来不会被遗忘。
被《奈》拔高的系列内涵,已经让新问题的答案呼之欲出。
这个问题,我们曾以为我们“知道”——
人类,是什么?
在爱迪奥特曼离开地球25年后,又一位来自光之国的战士给出了新答案。
号称“最快最强”的麦克斯奥特曼,是平成与昭和的完美融合。
他舍弃了前作刻意而为的深沉,在轻松有趣的单元剧结构里推进主线剧情。
不少观众都曾在营销号上看到过麦克斯的这个丢人片段……坊间甚至流传过“最快最强毁于16”的梗。
但不要被看似诙谐的表象迷惑。
《麦克斯》在对前辈的巧妙致敬中,认真探讨了人类种族的本质。
从此,人类不再是单纯被保护的对象。
第24集“不再被狙击的街道”,承接了《赛文》的第8集“被狙击的街道”。
当年,梅特龙星人被赛文击败后并未离开,因为太爱地球,干脆借着当卧底的名义,隐姓埋名定居下来。
一住,就是40年。
到了21世纪,梅特龙星人终于决定回家。
临走前他想见见老朋友,于是仿照40年前的手法,给人类开了个小玩笑。
通过改变手机通讯频率,让几位路人变成傻子后。
梅特龙星人终于如愿见到了麦克斯的人间体快斗(接替了赛文的小辈)。
他告诉快斗,根本不用宇宙人入侵,现在的人类就会自取灭亡。
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带来的惰性,会让他们愈发依赖手机一类的工具。
所谓“进化”,是某种程度上文明的倒退。
过去40年间,人类明知地球是唯一家园,却从未停下破坏环境的脚步。
明知抽烟有害,却照抽不误。
明知沉迷手机不对,却依旧放任自己的麻木。
这样一个注定自我毁灭的种族,又何劳外人动手?
在最后一次欣赏完地球美丽的日落后,梅特龙星人离开了。
留下快斗一人在夕阳下沉思。
在《赛文》完结近40年后的平成,终于有后辈继承他的精神,续写着昭和系奥特曼的故事。
《麦克斯》全部39集的故事,都有着类似的人类反思。
其中更不乏借鉴“庄周梦蝶”的哲学角度,去探讨人类存在的深度剧集。
这个故事,有着史上战力最强(时任)的奥特曼。
但他已不是最初的神明,也不会像过去那般坚定地袒护人类。
面对再次袭来的地底文明,麦克斯奥特曼拒绝了快斗变身的请求,选择不干涉地球内部的冲突。
而人类,也没有令光之巨人失望,最终通过与地底生物谈判达成了共识,平息了事端。
这样的故事,才是属于人类的进化。
才让人类相信,自己真的是一个未来充满光明和希望的种族。
△ 《麦克斯》结局,老年的男女主携手望向窗外蓬勃发展的未来社会
问题解决了,故事便有延续。
2006年的《梦比优斯·奥特曼》作为40周年纪念作,在基础上继续延伸,最终给出了贯穿全系列问题的答案。
全剧50集,主要讲述奥特兄弟中最年轻的战士梦比优斯,在地球与地球防卫队的哥哥们共同抵御怪兽来袭,一同成长的故事。
第45集,面对群众的质疑,圆谷借乡秀树(杰克奥特曼)之口,道出了历代奥特曼们抱有的信念。
这一次,优点,缺点,反思……人类的属性很完整。
对于地球的爱也获得了更圆满的解释:
若不了解人类的正反面,是不会爱上这颗星球的。
但可惜,现实中圆谷公司的运营状况,已不允许他们再在答案上继续深入。
《梦比优斯》完结的2007年,圆谷宣告破产。
随后,被TYO收购,又被转让给玩具商万代。
自此,《奥特曼》进入新的迷茫与探索。
世界中が君を待っている
全世界都在等待着你
· 一期:银河、艾克斯、欧布、捷德、罗布
· 二期(令和):泰迦、泽塔
新生代的奥特曼们,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
极度的商业化。
2013年,几乎是一手创造了平成奥特曼的编剧长谷川圭一再度出手,以相当低的成本完成了新生代第一作《银河·奥特曼》。
高度重复的皮套、简陋的战斗场景。
这位来自未来的银河奥特曼的故事,透着肉眼可见的贫穷。
但也正是这部低成本制作,盘活了这个在电视市场沉寂7年的老IP。
万代迅速察觉到《奥特曼》TV系列存在的商机,随即推出续作《银河·奥特曼S》。
自此,“剧情为道具服务”的时代开始了。
现在提到“情怀”二字,大部分人的反应都是“割韭菜”。
而对万代这家老牌生意人而言,没有谁能比他更懂“情怀”。
于是这个时期的奥特曼被拉下“神坛”,成了直播带货的工具人。
系列重心,也不再是对“奥特曼”这一概念的探索,而是“如何卖出更多玩具”。
噱头越来越大,特效越来越花。
防卫队的武器装备没人买?
行,那我们把“地球防卫队”的设定削弱,甚至取消。
从债王《欧布·奥特曼》开始,新生代的奥特曼们不再拥有前辈那般正式编制的防卫队伙伴,反而经过前几部的探索,正式确定了向前辈“借”力量的战斗方式。
前辈们的力量,被做成各式道具,成为新生们的各种花哨形态。
毕竟人间体的变身器,是《奥特曼》系列玩具最大的卖点。
奥特曼们的变身方式,也因此一届比一届耗时更长、特效更花。
最开始,还都是稍微正常些的玩偶、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