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钟视频揭扎心真相:小时候越懂事的孩子,长大心理问题越多(2)
短短两分钟,没有任何暴力,就能够让一个原本活泼的孩子,压抑天性,陷入沉默。
为什么我们对孩子,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因为,孩子对成人有着强烈的依赖和爱。
取悦大人,得到关爱,几乎是每个孩子的本能。
当这种本能和愿望发生冲突时,孩子很容易就屈服,放弃愿望,选择取悦大人。
于是,他们压抑自己的真实需求,转而去迎合大人。
过分懂事的孩子,一定都有着不够安全的成长环境。
这种不安,促成了他们的乖巧和妥协。
小S曾在节目中爆料说,3个孩子,二女儿是最懂事贴心的那个。
她会每天帮妈妈倒水,还能恰好地控制好温度。
她外出上烹饪课,会坚持带一半的鸡排给妈妈吃。
她会经常送妈妈贺卡,表达对妈妈的喜爱和贴心。
但是,二女儿懂事的原因,却令人心疼不已。
作为中间的孩子,她没有得到过第一份的关爱,也享受不了最小的宠爱。
懂事,不过是她在被忽视的恐惧中,用委屈、顺从和讨好,换得来自妈妈的一点点爱。
懂事,是一种悲伤的赞美。
当孩子努力扮演懂事,他的心里,一定积压着不敢表达的委屈。
懂事的孩子
长大后也不会快乐
节目《少年说》中,高一女生杨栩楠,给自己两个月大的弟弟写了封信。
这个典型别人家的孩子,有着超乎寻常的懂事。
住校时,害怕父母担心,总是很少主动打电话回家;
努力把每件事情做到最好,因为怕父母会对自己失望;
因为懂事,她把自己的小情绪小任性都藏了起来...
她告诉弟弟,要爱爸爸,不要顶撞他,他很辛苦;要爱妈妈,她为你付出了很多。
女孩对家人的爱,细微到令人动容,可这份懂事,也给了她很深的重量。
所以,她流着泪对弟弟说:
“你要做一个单纯快乐的孩子,可以不那么懂事,不那么乖。”
每个孩子并非生来就懂事,是他们的敏感和觉察,让他们选择了成为父母期望中的乖小孩。
可是,乖巧的表象下,被隐藏的自己并不快乐。
他们习惯了“懂事”,习惯了讨好,习惯了消耗自己,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然而,懂事的孩子长大了,他们不会拒绝,不敢发声,而且终将发现,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期待。
于是,世界开始崩塌,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不快乐。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
“小时候越懂事听话的孩子,长大后心理问题越多。”